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政办秘〔2023〕23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模式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6月8日
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模式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市创新推出“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探索出一条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新路子,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日益凸显。现就在全市范围推广“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模式,制定如下方案。
一、项目情况介绍
2022年4月,徽州区与农发行黄山市分行先行试点“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一期总投资4.77亿元,其中农发行黄山市分行授信3.8亿元,助力徽州区浪漫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艺“蔬”临河、生态坑上、康养蜀源、红色石岗等4个主题品牌徽州村落。该项目立足乡村振兴,利用政策性金融资本,统筹发挥各类经济主体优势,积极打造乡村产业新业态,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为“国企运营村庄”的“村落徽州”绿色金融模式的开端。
该项目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市场逻辑着力解决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问题。一是聚焦破解资源利用效益低下。深度挖掘整合优化农村分散、闲置资源,引入绿色金融产品,加大人才、资金等要素投入,让乡村资产变成运营资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益。二是聚焦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以国有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聚焦“五有”(有主题、有创意、有产业、有项目、有效益),着力培育乡村经营主体,激励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加快乡村经济要素流通,充分发挥乡村资源禀赋,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三是聚焦用市场化方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以平台的思维、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推动工作,精准实施产业规划、产品设计、市场开拓、品牌创建,强化市场营销,鼓励社会资本投向乡村建设,实现美丽乡村市场化运营。
一年来,全市积极推广徽州区“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已获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审批项目6个,累计授信28.45亿元,累计已使用贷款10.2亿元。
二、明确推广内容
(一)项目运营模式
推广国有企业运营乡村“384”工作法。
1.“3”,即统筹国有资本、村集体资本、社会资本合作,发挥3种资本各自优势,组成经济联合体,共同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2.“8”,即通过8个环节,实现乡村产业有效运营。一是上下联动:推行县(区)、乡(镇)、村三级“公司化”运营,由县(区)国有企业牵头,会同乡镇国有企业(乡村振兴公司),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成立公司(强村公司),整合乡村产业经营资产资源,形成上下联动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二是业态策划:依托乡村资源、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先天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乡村业态策划。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业态走、业态跟着市场走原则,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三是村庄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策”编制村庄规划,促进乡村集约用地、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布局、减少重复建设,让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配套发挥出最大效用,促进乡村集约用地。四是项目导入:充分发挥项目对村落发展的带动作用,通过村落徽州运营,有力牵动各行业、各领域项目配套落地乡村。五是产业植入:依托乡村资源禀赋优势精准植入优势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文旅、研学、康养、民宿等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六是品牌营销: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持续强化“村落徽州”品牌营销,不断提升IP流量。七是形象提升:以“五微”行动为抓手,下足“绣花”功夫,推动乡村风貌整体提升。八是人才培育:坚持“筑巢引凤”与“固巢养凤”双轨并进,积极探索多元化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培养路径,着力培育一批优秀的“乡村运营官”,以人才引擎赋能乡村振兴。
3.“4”,即通过3种资本合作,8个环节运行实施,最终实现群众致富、集体增收、国资增值、社会共赢目标。
(二)项目实施路径
1.摸清家底资源。全面理清盘点乡村域内可利用资产资源,巩固深化农村“三变”成果,按照资产型、经营权型、品牌价值型等类型进行登记,建立资产台账,为开发利用打好基础。
2.专业测绘评估。聘请专业测绘、评估公司摸排可流转资产并建立清单,将可利用经营的资产资源作为村集体资本确权进入强村公司,为乡村整体性打包评估、综合开发、有效利用提供一整套可溯源、可查验的资源资产数据包。
3.明确运营主体。以县(区)国有企业为主体,通过股权收购或增资扩股方式牵引乡镇振兴公司、村级强村公司共同组建乡村振兴产业投融资平台,实行项目系统谋划、资源集中整合,形成集成优势。
4.推进项目建设。设立“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工作专班,围绕8个环节,及时解决项目推进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加快推进实施“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保障项目高效运转。
5.招引社会资本。在整合、完善乡村资产资源基础上,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村落徽州”项目。
三、深化推广力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层面成立由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国资委)、人行黄山市中心支行、黄山银保监分局、农发行黄山市分行等单位组成的黄山市“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深化推广工作专班(以下简称市工作专班),负责“村落徽州”项目的宣传、推广及各区县项目推进指导工作。市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区县比照成立工作专班,全面推动项目推广。农发行黄山市分行及有关金融机构要成立推进工作小组,积极协助做好项目融资方案,确保项目融资快速落地。
(二)加强宣传报道。市工作专班要开展实地学习调研,进一步总结推介“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典型经验做法。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尤其是对徽州区在乡村振兴中的“384”工作方法及农发行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领域积极开展的创新探索进行宣传报道,在全省打响乡村振兴黄山品牌。
(三)加快推进实施。对已审批的“村落徽州”绿色金融项目进行清单化管理,定期开展项目落地工作调度,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问题,加快贷款投放及项目建设。项目暂未落地的区县,要加快对辖区内乡村闲置资源的统计,编制乡村闲置资源利用方案,积极与农发行黄山市分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对接,加快推进进程。
(四)持续巩固提升。农发行黄山市分行要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力度,通过对黄山市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的全面支持,探索提炼一整套乡村振兴领域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新模式。全市各金融机构要就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各自选取创新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结合绿色金融发展及乡村振兴实际,创新金融产品,加大乡村振兴领域项目贷款的投放力度。各金融机构选题情况请于6月底前报市工作专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