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超额完成多项惠残民生实事年度任务
今年以来,市残联聚焦主责主业精准发力,高标准推动惠残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我市持续实施“四三三”行动,推行“四员”工作法(政策快递员、业务指导员、特事协办员、民意调查员),打造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专责+特岗”机制,提升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质效。对照今年计划,截至目前,市残联为全市2586名困难精神残疾人提供药费补助,完成率112.14%;为406名残疾儿童提供转介服务,完成率131.82%;为96名残疾儿童发放辅具,完成率290.91%;为1219名残疾人发放辅助器具,完成率123.13%。
我市以残疾人就业帮扶“123”机制为核心,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夯实“1个数据库”,动态摸排残疾人就业需求,全市今年新增残疾人就业227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2类定制培训”,运用“理论+实操”授课模式,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推动“3方联动”,通过政府拓岗、企业扩需、机构赋能,强化残疾人就业服务,让残疾人就业创业更有尊严。今年,全市完成300名有需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完成率100%。
我市还积极构建残疾人托养体系,在偏远农村地区,创新实施“邻里互助”居家托养服务模式。在城区,实施“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今年以来,通过寄宿、日间照料或居家等形式,为全市348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皖公网安备 34100002000108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