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家园计划”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9月17日上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残联系统扎实推进“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为残疾人打造全方位、个性化、精准化的托养服务。截至2025年7月底,今年该项目任务完成率达100%。
据介绍,“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通过残联购买服务,为16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有需求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系统照料与帮扶,资金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共同承担,并按服务类型给予每人每年2000元至12000元的补助。该项目自2023年以来连续三年被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累计服务残疾人944人次,投入资金228.15万元。
分类提供服务满足多元需求。根据残疾人身体状况、家庭意愿和专业评估结果,区县残联分类提供居家上门服务、安排至辅助性就业机构接受日间照料、安排入住定点机构享受寄宿制服务。
创新实践模式丰富服务供给。全市各级残联通过入户走访,实现“一人一档”,实时更新需求与服务进展,确保服务精准送达。结合城乡实际情况,在偏远乡村推行“邻里互助”模式,聘请同村“助残员”定期上门服务;在城区构建多部门协作网络,由残联牵头协调、卫健部门提供康复指导、民政部门保障基本生活、社会组织及志愿者丰富文化生活,多方协同联动提升服务品质。此外,部分区县还为托养对象免费投保意外险,进一步增强安全保障。
立体监管体系保障服务质效。为确保资金高效使用、服务落到实处,全市残联系统构建“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第三方评估”立体监管体系,定期开展审计与质量评估。该项目实施以来,超过85%的服务对象在自理能力、社会交往和情绪管理方面都取得明显进步,累计为近千个残疾人家庭释放劳动力,缓解照护压力。
未来,全市残联系统将持续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托养+康复+就业”融合模式,更好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差异化需求,把“阳光家园计划”打造成有温度、有质感、可持续的民心工程,助力更多残疾人拥抱幸福未来,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