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点亮生活

——黄山市“全国科普月”活动丰富多彩

作者:冯 劼 徐海生 程琦晗 杨育童 发布时间:2025-09-09 08:00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空气大炮是什么原理,同学们知道吗?”

“火焰掌你们见过吗?点燃之后手上可以发出蓝色的火光。”

“大家看,这是一口锅,现在可以打开,很快就打不开了。”

“按下按钮,试着将金属小圆棒连接于两磁铁之间,这就是神秘的磁力。”

……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实施,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我市按照中央、省关于广泛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的相关要求,以“科技改变生活 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于9月5日在徽州区启动2025年黄山市暨徽州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拉开了我市“全国科普月”的序幕。各区县也同步开展相关活动,黄山大地洋溢着浓郁的科普氛围,让科技创新的光芒走进千家万户。

主场活动精彩纷呈

空气大炮现场展示流体力学的奇妙;蓝色的火焰闪烁跳跃,生动诠释燃烧与热传递之美;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大气压强的强大力量……现场观众的热情瞬间被点燃。9月5日,徽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2025年黄山市暨徽州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在这里启动,市科协、徽州区区直有关单位、区第六届科协委员、科技工作者代表、乡镇和基层协会代表及岩寺小学师生等近200人参加活动。

徽州二中学生表演的科普短剧《我愿意是光》生动再现了“中国核物理护航人”何泽慧以身报国、勇攀科研高峰的感人事迹,传递出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徽州区护理学会的护士们将科学防护知识融入动感舞姿,在欢快节奏中演示了七步洗手法,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保健康;丰乐社区的科普干部自编自演的科普三句半,把科学知识唱成生活里的快乐歌谣,让人印象深刻;炫酷的无人机编队,生动展现科技之美……当天,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闫晓明为徽州二中的师生们作了一堂生动的科普知识专题讲座。

“这次参演科普短剧《我愿意是光》,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学习了何泽慧先生的伟大事迹,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伟大的科学家精神。今后我会努力学习,以科学家为榜样,争做心怀理想、脚踏实地的追光者。”徽州二中科普短剧参演学生曹芷萱激动地说。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内容涵盖心理健康、生态环保、古徽州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希望通过科普宣传,让科学知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建设科技强国夯实群众基础。”徽州区科协秘书长吴玉莉表示。

系列活动涵盖广泛

“古代的火药是什么样的?从量子力学到航天科技,我们穿越时空,去探险一次吧……”9月7日,黄山市科技馆内,2025年黄山市“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科普阵地探未来”在此启动,市科技馆的科普辅导员们用精彩的科学实验表演《苍穹之约》为小观众们展示了科技改变生活的巨大变化。

当天,黄山市第二届“点亮未来”小小科普员暨科学家精神宣讲比赛决赛同步举行,《永怀初心》《我愿意是光》《屠呦呦》《两弹元勋邓稼先》……小选手们用生动的表演,形象地展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满腔热忱和无私奉献的爱国热情以及攻坚克难的精神。“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孜孜不倦地在未知领域里面的探索精神,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在日常学习中好好学习,多问多思考。”黄山甘棠小学的小选手詹博说。

消防毯、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各种新奇的消防安全器材在场馆的展厅里陈列,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中药材展示,现场教授市民制作中药香囊,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也跃跃欲试。

“我们展示的都是经过研发可以在生活中用于各种突发情况的消防用具,可以让大家了解和学习操作方法。”市消防协会秘书长朱贞珍边演示边说。

作为当天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场馆内还有丰富的科普展示和体验项目,中医药科普、消防器械展为市民搭建起“专业知识生活化”的桥梁,既详解中医调理、药材辨识的实用技巧,又通过消防器材实操演示,传授火灾预防与应急逃生的关键方法;青少年科普创新作品展汇聚了学生们基于生活观察设计的科创作品,小到环保节能装置,大到智能便捷工具,尽显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青少年科幻画主题展以生动的方式,用绚烂色彩勾勒未来科技图景,从太空探索到生态保护,全方位满足市民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科普月期间,我们线下有三大板块的活动,一是科学家大讲堂、科学家故事微短剧、微电影展映和科普宣讲等活动;二是推出科普志愿、‘科技之夜’等互动体验活动。”市科技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还将联合相关单位,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科技药香”研学活动、科普进校园等专场活动。线上也会同步推出系列直播,真正实现科普内容的全覆盖、广传播。

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市科普组织建设不断增强,青少年科创能力快速提升,科技创新活力充分释放,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我市打造的黄山科学家大讲堂、黄山自然讲堂、“市长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科创徽空间等一批引领性科创科普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市科协系统共获省级以上平台、品牌和荣誉44项336个,其中国家级12项28个,2023年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中全民科学素质考核分数位列全省第5,前进6位。

我市通过强化服务供给,全民科学素质显著提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协调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及我市实施方案落实。2023年末,黄山市具备科学素质人员比例达13.8%,位列全省第7名,增量排名全省第2名。

强化科普阵地建设,打造全媒体科学传播矩阵。与黄山日报、黄山广电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涵盖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红书、今日头条、抖音等媒体平台。深入指导基层科普阵地建设,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市、县、乡(镇)三级科普阵地网络基本形成;屯溪区、歙县全国科普示范区县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巩固,祁门县科技馆启动建设,黄山区、黟县举办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各1期,观展超3万人次;指导花山迷窟园区创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并获认定。市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作用,累计服务社会公众40.8万人次,累计举办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等活动3941场次。

丰富科普产品供给。我市举办黄山科学家大讲堂20期、黄山自然讲堂精品课15期。组织开展了“市长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15项赛事活动,66名个人、2个单位(组织)获省级荣誉表彰,参加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获奖从实现一等奖的突破到实现冠亚军的突破;1个科普团队(祁门蛇伤研究所)、1套科普丛书(《大美黄山自然生态名片丛书》)、1项活动(黄山科学家大讲堂)入选“典赞·2024科普安徽”活动,实现零的突破且数量居全省第2位;发布涉生态农业、地质探秘、徽州科学文化等3条科普研学线路,其中“安徽黄山地质探秘与文化传承之旅”入选中国地质学会第四批精品地学研学线路;会同市关工委举办“乡村振兴·关工助力”主题科普展;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科普惠民为民行动、农村少儿爱科学、智爱妈妈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22场。

“希望通过系列活动,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播撒科学的种子,激发市民的科学兴趣与探索热情,全面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