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抓创新 真抓实干往前赶

发布时间:2025-09-08 08:13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总书记对安徽创新也寄予厚望,每次考察安徽必看创新、必讲创新,特别是赋予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战略定位,极大提升了安徽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等7个方面,提出47个需要思考和破解的重大问题(简称“创新之问”),要求全省上下解放思想、打开脑洞,主动领题、专注破题、全力解题,以创新开路、靠创新破局,奋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黄山自古就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有着天然的创新基因。其中,徽商纵横商界三百年本身就是一部百折不挠的开拓创新史,许多做法和经验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和弘扬传承。改革开放以后,黄山创新更是风起云涌:打开“山门”,揭开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大幕,黄山风景区保护和管理经验频频在全球推广;探索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模式”在全国24个省份、30条流域复刻推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全域旅游、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创新也呈“满天星”之势,推动黄山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走出铿锵步履。

创新无止境。答好“创新之问”,黄山必须以深入开展“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作风建设为抓手,聚焦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构建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惠民生保安全等重点领域,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创新思维,打破条条框框,努力以创新“领先一步”、带动发展“快人一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续写黄山高质量发展新荣光。

创新的目标是发展,目标的实现靠奋斗。全市上下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凝心聚力抓创新,真抓实干往前赶。要突出提质增效,聚焦汽车零配件、工业母机、新材料、电子电器等重点产业,坚持向“高”攀登、向“智”发力、向“绿”而行,在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上下功夫求实效;要突出扩大内需,用足用活政策,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创新“双招双引”打法,发挥基金引导作用,打造消费燃爆点,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要深化改革开放,深度参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出更多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打造具有安徽辨识度的标志性品牌;要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开放心态深度融入长三角,既善于“抄作业”又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学习借鉴沪苏浙先进管理经验、治理模式。特别是要加强杭黄合作,加快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为全国跨区域生态保护与协同发展探索“黄山经验”;要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等绿色经济,加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推行新材料产业智能化改造,绘就高质量发展鲜明底色;要构建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壮大茶叶、臭鳜鱼、菊花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产业振兴带动城乡融合。坚持精明增长、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要聚焦惠民生保安全,积极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康养旅居、智慧养老等产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过去和现在的实践都证明,黄山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在创新。站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新起点上,全市上下要始终保持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始终葆有以变应变、敢于创新的锐气,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奋楫再出发”的姿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抓创新、谋创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黄山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