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让黄山更美好
当疾驰的自行车卷起阵阵油菜花香,当越野跑者踏上千年石板路,当奋楫争先的龙舟划破宁静的新安江面……一幅幅跃动的图景,是我市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在黄山,体育和体育经济正成为展示城市魅力的新窗口、拉动消费的强引擎。
品牌赛事铸就产业高地
5月25日,新安江·龙舟赛在新安江畔开赛,这是2025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的最后一站赛事。自2022年至今,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已在我市成功举办四届,累计参赛人数达4万人,成为中国户外运动品牌赛事的新标杆。
这仅仅是黄山体育赛事版图的一角。近年来,我市体育赛事落地呈现“井喷”之势。2024年,全市成功举办规模赛事193场。其中,中国无人机竞速联赛(黄山站)、国际生态拉力杯(中国站)暨大黄山国际生态汽车拉力赛(黄山站)首次落户黄山,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入选2024全国户外运动精品赛事案例、2024黄山马拉松比赛路线获评“2024中国马拉松十佳赛道”、黄山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入选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2024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入选长三角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在赛事品质持续提升的同时,我市科学周密的全流程风险预判与精细化的赛事组织管理能力,保障了全年数百场高规格赛事活动的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黄山的赛事舞台不仅吸引国内目光,更日益成为国际体育交流的热土。中国黄山西溪南首届国际村BA上,荷兰羊角村代表队与本土村民同场切磋;2024“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黄山黟县站暨第十九届中国黄山(黟县)自行车公开赛上,来自国内及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的1600余名选手疾驰竞速;新安江·龙舟赛暨屯溪区第四届国际龙舟邀请赛上,美、法、英等国选手与本地选手演绎“同舟共济”……一场场兼具乡土温度与国际气质的赛事,让黄山这座“国际会客厅”的朋友圈持续扩容,向世界生动传递着城市的动感脉搏与无限魅力。
赛事的背后,我市精心构筑产业沃土。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太平湖运动休闲小镇、齐云山体育休闲小镇、途居黄山汽车自驾运动营地、黟县关麓帐篷客汽车自驾运动营地、黄山168国际徒步探险基地、宏村国际滑翔伞基地等一批生态型运动休闲基地。中国无人机联赛竞训营地、航空飞行营地、比翼飞行黄山营地等今年相继揭牌,黄山惠友体育综合体(二期)、“徽黄之路”国际徒步线路基地、杰然航空研学基地等项目正加速建设中。
此外,我市积极推进竞技体育重点项目“一条龙”布局,11所中小学校获评2024至2026年田径、乒乓球等项目省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024年,全市新注册18个项目运动员787人,授予39人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7人获国家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赛场之上,黄山健儿捷报频传:青少年运动员在省级32项常规赛中勇夺32金;黄山姑娘周燕与队友在巴黎奥运会女子七人制橄榄球比赛中获得第六名;竞走名将吕秀芝获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季军……辉煌战绩与拼搏精神,持续激励着黄山体育健儿勇攀高峰。
“赛事+”放大乘数效应
“为一场赛,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比赛,多人消费”——“赛事+”的乘数效应,正在黄山山水间激荡出澎湃的经济活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举办规模体育赛事活动85场,共吸引16.92万人次来黄山参赛观赛、旅游观光和洽谈贸易。赛事带动消费11.37亿元,其中带动“食宿”产业消费2.31亿元。系列赛事还拉动相关产业效应达21.63亿元,其中为旅游六要素带来的产出效应共计5.72亿元。
黄山是如何让赛事成长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的?
山水,是黄山最大的舞台。灵山花田跑在梯田、油菜花与古民居交织的徽州田园开赛;齐云山霞客古道登高赛串联起丹霞地貌、摩崖石刻和道教宫观;黄山·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马拉松途经澄澈如镜、波光粼粼的新安江……这些生动的场景,正是我市积极打造“跟着赛事去旅游”品牌的鲜活注脚。
我市将体育赛事锻造为连接山水、人文与康养的超级纽带,通过赛事串联各区县文旅、康养资源,实现“以赛兴旅、以旅促赛”的良性循环。
如何将赛事带来的汹涌“流量”,切实转化为拉动消费的持久“留量”?3月15日,2025年全国越野跑锦标赛、第六届黄山越野跑锦标赛在屯溪区同步鸣枪,吸引全国20个省市超800名运动爱好者参加。我市借机推出“越野跑+徽文化”特色体验活动,选手凭参赛证可享黄山风景区、宏村等17处4A级景区周三免票及“5折夜游新安江”福利。同月,黄山市黟县西宏168国际超级越野赛开赛,创新推出“赛事+旅游”联票机制,实现“一次参赛,多日畅游”,赛事期间,越野旅行团带动黟县民宿入住率提升65%,特色餐饮、非遗手作等消费增长32%。8月,第六届黄山论剑·国际武术大赛暨2025年全国传统武术公开赛(安徽赛区)落地黄山,赛事创新举办“新安岐黄夜”活动,通过中医康养义诊、中医药产品展示、中草药识别和武术教学互动体验等,实现“武术交流+康养理疗+新安医学”的多元融合。黄山区开发“观赛+温泉疗愈”“徒步+徽菜体验”项目,推出“赛事+徽文化产品”等“观光套餐”,推动体育与康养深度融合。
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黄山市正逐步形成以体育服务业为龙头,以竞赛表演、体育旅游、运动康养为主要业态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眼下,我市正精准发力,将赛事汇聚的人气与关注,高效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真金白银。
全民健身绘就幸福底色
8月8日晚,“古徽州·新生活”2025年古徽州和美乡村篮球赛暨第三届翰山村BA落下帷幕。这场以“乡土为底、篮球为媒”的草根体育盛会持续22天,现场观众累计超2.5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百万人次。“村BA早就不只是比赛了,它就是咱乡亲们自己的大节日。”村民如是说。
翰山村BA的火爆景象,正是全民健身热潮奔涌的生动切面。近年来,我市在了解群众健身需求的基础上,推进场地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强化适老化、适儿化设施建设,打造绿色便捷的15分钟健身圈;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丰富健身活动供给;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深入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生活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改扩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48个,开展全民健身系列活动96场,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近4000人,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实践活动23场,服务覆盖4000人次。
8月8日上午,黄山市第九届运动会暨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作为四年一届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本届运动会赛事覆盖面广、参与性强,市九运会青少年部设13个大项330个小项,群体部则涵盖18个大项105个小项,市残运会设7个大项62个小项,为市民搭建了广阔的参与平台。如今的市运会,早已超越单纯的竞技范畴,成为集中展示黄山市全民健身丰硕成果、广泛发掘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舞台。
以市运会为代表,我市常态化举办系列特色赛事活动,不断为市民奉上丰富多彩的“体育大餐”。这些赛事的举办,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激发着全民健身的热情。
专业办赛的背后,是新建改建的运动配套设施扮靓了城市空间,是顶级赛事激扬的活力为城市精神注入了崭新内涵。放眼望去,一个“全民参与健身、全域活力释放”的黄山正加速呈现。从社区到乡村,从广场到公园,处处跃动着健康的身影,处处彰显着市井烟火里的幸福之美。
城市成全赛事,赛事成就城市。当体育成为打开徽州的新窗口,当赛事汇成驱动发展的新动能,黄山正以奔跑的姿态,在山水间书写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