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零件”撬动百亿大市场
——黄山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下)
革新突围 焕新蝶变
“这是我们公司生产的汽车转向器,将通过集装箱卡车运到上海港,然后再出口到欧盟。”近日,在安徽冠润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线和仓库的工人忙得热火朝天。
位于歙县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冠润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汽车转向系统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该公司以国外市场为主,出口业务占90%,产品主要出口欧美等国家。
为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增强抗风险能力,该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快全球市场布局步伐。“今年,我们积极参加中东、欧洲、东南亚等地的展会,持续开展境外考察,进一步拓展海外新兴市场,长远布局企业‘出海’之路。”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奕成表示。今年以来,该公司新开发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7个新客户,发往印尼、马来西亚的订单量同比翻了一番。得益于开拓多元化市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产值2.23亿元。
在冠润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黄山市汽车零配件出口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黄山市出口汽车零配件1.6亿元,同比增长39.9%。
从生产端的出口旺势延伸到消费端,当地汽车市场也是一片红火,各种政策利好让消费者的购车热情不断高涨。
“上半年在各项政策支持下,企业燃油汽车销量为500台,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00台,环比增长15%—20%。”位于休宁县万安汽车服务长廊的黄山市凯兴吉利汽车4S店总经理尚晨辉向记者介绍道,随着国补、省补以及厂补等多重补贴落地,公司也接连推出购车优惠政策,各种利好政策叠加,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购买欲。
黄山市凯兴吉利汽车4S店呈现出的向上向好发展景象,生动展现了万安汽车服务长廊良好的集聚态势。目前,休宁县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发展迅速,今年上半年,18家限上企业总营收4.67亿元,同比增长25.14%,带动400多人就业。
从“出海”热到消费火,再到后市场兴,黄山市汽车产业已形成多维度发力的良好格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厚植沃土 朝“汽”蓬勃
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创新的招商模式、完善的载体平台和优良的要素服务保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积极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聚焦汽车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和共性需求,完善细分领域服务配套和政策体系,打造产业发展优质生态和比较优势。
——制定《黄山市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专项资金使用实施细则》《黄山市促进工业转型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围绕企业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全生命周期进行支持。
——成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专家服务团,组建汽车产业联盟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现代产业学院。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成立黄山学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现代产业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组建总规模超200亿元的黄山市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基金。推动建设休宁县汽车电子电器产业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产业细分领域优质生态和双招双引比较优势。
优化发展环境,不仅要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更要在细节之处见真章。
今年6月,黄山市人民政府与奇瑞集团供应链技术共创交流日活动在芜湖举行。我市电子电器、动力电池、系统集成等8个领域21家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赴芜湖市奇瑞集团,深度挖掘合作契合点。此次活动是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与奇瑞集团达成的合作共识,促进双方在供应链协作配套上的深度交流。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推进,率队组织200余家次企业赴奇瑞、长安等车企开展整零对接。我市相继举办省汽车产业供需对接黄山行、黄山奇瑞供应链技术交流日、黄山江汽产业链对接等供需对接活动20余场,全市累计培育整车一级供应商21家,较2022年底新增7家。
招商引资是推动黄山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我市全面构建“园区+国企+基金+专班”产业招商“四合一”新打法,以汽车产业双招双引为“新攻势”,不断汇聚汽车产业发展大势能。比如以“基金组局+并购贷”新打法,完成对常州光洋控股有限公司的并购,实控上市公司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并实现当年落地产能超亿元,同时再投资10亿元的年产6000万套高端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用精密零部件项目实现开工。今年1—6月,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动能加速汇聚,新签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14个、总投资27.38亿元,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6%、连续三年平均增幅超30%。
启动、点火、选准方向、踩下油门……当前,黄山零部件产业正不断做大发展增量,全力朝着产业发展新愿景加速向前,一路疾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