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零件”撬动百亿大市场
——黄山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上)
伴随着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异军突起,汽车成为当下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得益于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从产品设计到零配件生产制造,再到智能网联技术更新迭代……我国汽车全产业链迎来全面爆发。
近年来,我市全面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全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新向高发展。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汽车产业全产业链营收110亿元,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产值增幅23.9%、高于制造业规上企业产值增幅17.9个百分点,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0.9%、居全省第二。今年上半年,全市汽车制造业规上企业产值同比增长61.6%、高于制造业规上企业产值增幅52.1个百分点。全市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6%、高于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42.4个百分点。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黄山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如何突围、加速崛起?近日,记者走进园区企业,探寻汽车零部件产业蓬勃发展、聚力提“汽”背后的“动力源”。
链群协同 扶摇直上
汽车产业是安徽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我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达到149.95万辆和73.09万辆,双双跃居全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内外巨大的产销市场为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也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
黄山具备发展汽车产业的历史基因,早在1964年,上海培新厂落户徽州区,从事雷达车生产和民用改装车,多类产品达到当时国内先进水平;1970年,第一辆“黄山牌”卡车在屯溪机床厂下线。经过多年发展,黄山汽车产业积厚成势、聚链成群,产业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
产业的全面爆发,得益于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
作为全国第二、全省最大的汽车组合开关生产企业,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公司深耕汽配领域50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供应比亚迪、奇瑞、江淮等20多家大型整车企业。黄山奥特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我市汽车功能开关产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主要为奇瑞、江淮、上汽、比亚迪等整车厂提供原装配套。
近年来,两家公司产值均大幅增长——2024年,昌辉股份产值突破15亿元,同比增长40%,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7.54亿元,同比增长21.84%。2021—2024年,奥特斯产值从1.8亿元增长至4.5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产值超2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积累,昌辉股份和奥特斯已成为引领发展的“链主”型龙头企业,既具有行业话语权,也有极强的产业链带动能力。以昌辉股份、奥特斯等龙头企业为引领,截至目前,全市共汇聚汽车零部件企业110余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家,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21家。
供应链“近地化”是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趋势。链条中间,上下游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形成高效衔接、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我市成立涵盖100余家企业的全市汽车产业联盟,定期发布关键配套需求和供给能力信息,为产业协作搭建桥梁。推动昌辉股份等整车一级供应商建立二三级供应商培育机制,有效拉动本地采购量增长:昌辉股份新增采购本市企业产品7269万元、奥特斯新增采购5462万元、黄山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新增采购2974万元。得益于汽配产业链聚链成群,黄山市嘉雄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塑料件等产品产销两旺。“公司与昌辉集团构成紧密配套协作关系,发展态势良好,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70万元,全年力争实现产值1300万元。”公司总经理吴海林说。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产业集群发展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催化剂”。我市立足比较优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聚焦汽车电子电器、汽车底盘件等细分领域,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初步形成以休宁县(汽车电子电器)、黄山高新区(汽车轴承和智能网联零部件)、徽州区(散热基板和汽车内饰件)、歙县(汽车底盘件)为特色集群的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带,集聚了全市78%的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86.5%。休宁县、歙县被列入我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布局。今年1—6月,全市汽车产业82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32.6%,预计全年可实现百亿元目标、较2022年底实现三年翻番。
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一同成就产业“硬脊梁”,使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参与新竞争更有底气。
创新驱动 提质攀高
创新,永远是产业发展制胜的不二法宝。
如今,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黄山各汽配企业正埋头于技术创新,力求在新赛道上取得领跑新优势。
走进位于休宁县的昌辉汽车转向系统(黄山)有限公司,展示大厅内,研发人员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智能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屏幕上显示的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SBW汽车智能线控转向系统相关测试数据,依托这些数据,我们能精准分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企业负责人徐晖介绍,智能线控转向系统是目前汽车转向行业的前沿技术,该类型产品取消了方向盘和转向器之间的中间轴机械连接,减轻了整体重量,提高了汽车碰撞安全性和整车主动安全性。“正是凭借独特的技术优势,我们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徐晖说。
企业要赢得市场,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昌辉转向公司深谙创新和研发是重中之重,面对苛刻的外部环境,坚定推动自主开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通过苦练“内功”,成功开发出了双小齿轮式DP-EPS、小齿轮式P-EPS、管柱式C-EPS和线控转向系统SBW等汽车智能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系列产品,在产品结构、电子系统控制技术、无刷电机控制等EPS关键技术领域拥有数十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公司已为上汽大通、北汽福田、江淮汽车、南京金龙等众多国内外主机厂配套供货,成为全球乘用车和商用车的重要合作伙伴。
和昌辉转向公司一样,位于黄山高新区的黄山市瑞兴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企业自主生产的车顶控制模块如今已是市场上的“香饽饽”。
作为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车内智能面板、车顶控制单元及各类人机交互开关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兴汽车电子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数据显示,公司每年研发投入占企业营收的6%,拥有300余名研发人员组成的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800多种产品,累计获得各类专利超百项……
把含“新”量当作含“金”量,我市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正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引擎,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