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路上“亮”初心
——记2025年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姚华亮

作者:舒 俊 发布时间:2025-08-08 08:05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8月5日傍晚,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的红色展馆里,刚走访完退役军人的姚华亮收到了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拥军人物”的喜讯,激动地攥紧老伴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展馆内,泛黄的老照片、磨损的军用水壶、成摞的党史资料,在这一刻仿佛都熠熠生辉,无声诉说着这位86岁老兵守护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与执着。

史料为炬,点燃信仰之光

曾是工程兵的姚华亮,1968年在部队因工作成绩突出,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这份荣光,点燃了他毕生的激情。从此,他痴迷于收集与毛主席相关的史料,古玩市场、废品站、书店都留下了他的足迹。2000年退休后,他更是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无论寒暑。数十载光阴悄然流逝,累积的十几箱史料,是他心血的见证。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给了姚华亮很大启发:自己收集了这么多红色革命史料,除了激励自己、教育子女,还应该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接受爱党爱国教育。于是,他决心开办展馆。老伴第一个响应,全家鼎力支持。

陋室生辉,托起红色星火

说干就干。考虑到屯溪的住所相对较小,不适合布展,姚华亮和老伴放弃市区的悠闲生活,回到休宁汊口老家,将两层老屋翻修一番,除去一间16平方米的小屋居住,边屋作厨房外,其余空间全部利用起来作展厅。为了节约资金,他踩三轮车跑了四天,将屯溪家中的资料搬到汊口。一路上好几个上坡,他在前面踩,老伴就在后面推。

布展,是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他亲手搭展架、做展板、写说明。生活极尽简朴:种菜、采茶、捡破烂贴补,衣服缝缝补补。一双皮鞋“分家”,他买胶水粘合,结果手指被粘住,撕开时鲜血淋漓。独自布展时,他从旧梯摔下,满脸是血,稍好后又“好了伤疤忘了疼”,咬牙买了更稳的人字梯继续爬高。布展关键期,急性胰腺炎发作,术后伤口未愈,他忍痛坚持出院,直奔展馆。

持之以恒,只为心中那簇不灭的星火。2013年12月26日,姚华亮的“毛泽东史料收集馆”(后更名为“红色国防教育展览馆”)正式开馆,免费对外开放。展馆内分展区设有展板100多块,图片、照片3000多张,资料造册100多册,资料、史料1万余份,实物10余类200多件。2021年6月,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参观需求,休宁县东临溪镇党委政府整合力量,在老村委会基础上投资近200万元,开设东临溪镇红色文化展示馆暨姚华亮红色工作室,分伟大领袖毛泽东、日记本系列、南湖红船故事、志愿宣讲等系列展出。

10多年来,姚华亮先后举办了“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庆祝建军9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党一百周年等系列专题展览,展出3万多份史料、1000多件实物,累计接待参观者超15万人次。

银发丹心,续写军礼誓言

每天上午,姚华亮的身影总会准时出现在他一手创办的红色展馆里。他缓缓踱步,如同巡视着生命中最珍贵的领地。指尖带着虔诚的温度,一遍遍轻抚过每一块展板,拭去浮尘,目光长久地、深沉地停驻在每一幅泛黄的照片上,小心翼翼地翻开每一张带着历史印记的史料。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被他视若珍宝,凝结着滚烫的热血与不朽的信仰。日复一日,这方展馆早已不再是身外的空间,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脉,成为他暮年生命中最炽热、最无法割舍的篇章。

姚华亮并未止步,经常骑着三轮车带着展板、图片、史料,走进学校、社区、部队、乡村,讲述革命故事、开展国防教育、上微党课,搭建“行走的党史课堂”。63年党龄,86岁高龄,姚华亮在讲台上仍然慷慨激昂,经常一站就是几十分钟,累计宣讲5000余场次,用生命刻下印记。

办展、更新、巡展、修缮都要花钱,退休金几乎投入其中,而他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逢年过节,他不忘走访慰问老兵、军属。

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8月6日下午,面对记者的采访,姚华亮坚定地说:“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是为党的事业服务的精神是无限的。只要生命在,我会把红色展馆一直办下去,这也是一名党员、一个老兵的本份。”姚华亮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双拥》2018年度人物入围奖、安徽省“最美拥军人物”等称号,此次入选全国“最美拥军人物”,他倍感自豪,更觉责任,“荣誉不只属于我,还属于党、属于部队、属于人民。这是动力,激励我继续把馆办好。”

谈及心愿,老人眼眶倏地红了,声音哽咽:“我只希望这个展馆永远办下去,让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接受红色教育。”他停顿片刻,紧抿着发颤的嘴唇,强压下翻涌的情绪,继续道:“我办展馆的初心就是想让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少年了解党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目前,我正筹备抗战胜利80周年退役军人风采展,今后我会把拥军的光荣传统发扬好。”他喝了口水,喃喃自语:“我老了,最怕的就是哪天我……这馆……”最后那句低语,轻得几乎听不见,却重重地砸在听者的心上,那是老人最深、最沉的挂念。

临别,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姚华亮挺直腰杆,右手划出标准军礼,银发与红旗在风中交织,定格成一幅永不褪色的拥军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