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企业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32.6%
黄山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跑出“加速度”
8月1日,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向好,82家汽车零部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50亿元、同比增长32.6%,预计全年可实现百亿元目标、较2022年底实现三年翻番。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融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聚焦汽车电子电器、新型底盘系统等细分领域,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休宁县、黄山高新区、徽州区、歙县为特色集群的产业带,其中休宁和歙县被列入我省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重点布局。截至目前,全市共汇聚汽车零部件企业110余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其中5亿元以上企业4家、10亿元以上企业1家;累计培育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21家,较2022年底新增7家。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我市积极组建合工大技术转移中心黄山分中心、合工大(休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实施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据统计,累计创建昌辉股份国地联合实验室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近20家,培育汽车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形成了昌辉股份、黄山谷捷等一批在全国细分行业叫得响的优势企业。
在强化内生动力的同时,我市以精准招商为抓手,不断壮大产业“朋友圈”。建立“园区+国企+基金+专班”招商机制,成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招商小组,设立总规模超百亿元的市新兴产业、汽车产业基金,实施“基金+产业”打法,推动光洋精密轴承、辅易航智能传感器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今年上半年,全市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8.6%、近三年平均增长率约30%,持续为汽车产业的发展积蓄动能。
此外,我市还积极营造精细服务新氛围,从政策支持到资源对接,全方位为企业纾困解难。市委、市政府领导高位推进,与奇瑞、江汽等车企建立战略合作机制,常态推进整零供需对接;制定相关政策,围绕企业项目建设、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全生命周期进行支持;针对产业共性需求和关键环节,谋划建设一批共享平台,以专业化服务、配套和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下一步,我市还将抢抓汽车产业发展机遇,聚焦细分领域,坚持内育外引、强化创新驱动、深化开放合作,不断激发汽车零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努力将汽车零部件产业打造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黄山篇章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