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进中向好
——黄山市经济运行半年报解析

作者:李晓洁 发布时间:2025-07-30 08:04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上半年,全市上下全力以赴稳存量、拓增量,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态不断提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57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169.4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67.6亿元,增长7.1%。

各项数据的背后,清晰展现了黄山经济“稳”的根基、“新”的动能与“进”的韧性。

夯实“稳”的基础

黄山经济半年报中,“稳”是基本盘和主基调。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3%。油菜籽产量3.5万吨,增长2.7%。木材、竹材产量分别增长17.7%和15.3%;林产品产量增长8.0%。猪牛羊禽肉产量3.22万吨,增长3.4%,农产品供应稳定有序。

工业“压舱石”作用尤为突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较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为经济整体稳定提供了坚实支撑。三大门类生产齐头并进: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7%,制造业增长11.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50.8%,成为工业稳增长的核心支撑。

市场消费活力持续释放。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1亿元,同比增长5.1%,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限上前5类商品零售额均呈正增长,其中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汽车类增长较快,增速分别达23.6%、13.9%、8.0%,有力托举了消费大盘。

激发“新”的动能

在“稳”的坚实基础上,黄山市“新”的动能加速成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色。

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是“新”动能的核心体现,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增长56.7%,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9.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1.6%等细分领域的优异表现,展现出黄山市强劲的创新活力和产业升级态势。

服务业数智动能强劲。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18.1%。10个行业门类中7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35.0%,展现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升级类消费需求旺盛,成为市场新亮点,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和新能源汽车分别增长81.2%、28.0%、14.9%。

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活力。旅游业作为黄山市的支柱产业,在创新发展中延续高热度。上半年全市景区共接待游客2396万人次,同比增长17.9%,门票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31.8%,彰显了文旅产业强大的韧性与创新升级带来的新活力。

保持“进”的韧性

上半年,黄山经济展现出强劲的“进”的韧性,在结构优化、活力激发和民生保障上持续前进。

结构优化稳步推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从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6.2%,其中技改投资增长8.5%,保持良好增势,显示投资正加速流向实体经济和产业升级领域。

市场活力与开放韧性增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市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191个,实际到位资金149.7亿元,增长6.2%;新批外资项目5个,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5%,为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外贸出口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5.8亿元,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87.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0%。居民收入同比提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7元,同比增长4.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9元,增长6.5%。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为民生改善提供了稳固基础。

总的来看,上半年黄山市经济发展延续了稳中向好的态势,“稳”的基础持续巩固,“新”的动能加速集聚,“进”的韧性有效彰显。下阶段,全市将继续按照“三个往前赶”的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稳预期、增信心、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