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化何以传承
——行走在敦煌古今中的感悟
敦,大也;煌,盛也。徽,美好也,文化赋予了敦煌、黄山两座城市独有的气度、气质和气派。
行走在敦煌最精华的线路上,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阳关、莫高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敦煌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更让人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可贵。
走进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千年莫高》向你讲述莫高窟的前世今生,《梦幻佛宫》带你漫游千年佛国世界,这是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数字敦煌”的重要成果。一代代“守窟人”传承守护使命,发扬莫高精神,潜心敦煌石窟研究事业,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黄山与敦煌同为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徽学与敦煌学同为中国地方三大显学。我们当始终怀着珍爱之心、崇敬之心,不遗余力地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加快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持续推进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徽州文脉传承工程,办好纪念戴震诞辰300周年、徽学学术大会等系列主题活动,加速国家徽学研究院落地,大力培育徽学领军人物、专业人才,让徽学真正能够成为璀璨世界、历史文明天空中的一束光。
“活化”呈现壁画里的乐舞盛景——《乐动敦煌》无疑是一场绝美的艺术享受。约8000平方米剧场,复刻了敦煌石窟内藏经洞、莲花台……让人“一眼入境,一秒穿越”,在沉浸式的洞窟里体验敦煌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目前敦煌已经形成《乐动敦煌》《千手千眼》《又见敦煌》《敦煌盛典》四大剧目,为游客呈现出精彩绝伦的敦煌文化视觉盛宴。有文化方厚重,有活化才沉浸。千年徽州,同样孕育了灿烂文化,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千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文书文献,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安徽首位。学习借鉴敦煌,当立足黄山人文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传承、活化徽文化,发展民俗文化、非遗经典、乡村美食等文化业态,发展沉浸式演艺、活态化旅拍,创新推进目连戏、板凳龙、徽州大鱼等非遗民俗,高标准筹备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安徽民宿大会,持续办好黄山旅游节、乡村戏曲节、迎客松啤酒音乐节、徽菜美食嘉年华、黄山马拉松、中国戏曲戏剧微电影节等活动,让历史文化“活”起来,带动文化旅游“火”起来。
“敦煌书局并不是书店,而是一个创意平台”,走进敦煌书局,负责人刘霞霞就告诉我们。敦煌书局是一家不仅有颜值,更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书店,是一个集敦煌书籍、敦煌字画、敦煌文创、敦煌1900咖啡、敦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现代美学空间。在这里有自主研发设计的50个主题系列5000余款独具敦煌特色的文创产品,你可以直接触摸文化、了解文化,甚至把敦煌文化带回家。用创意创新激活传统文化活力,让传统文化走进生活,走进人心,这才是打开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徽州有着悠长文脉、悠久历史、悠远文化,以创意创新思维推动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必然的选择。深挖历史文化深厚积淀,持续推进屯溪老街、隆阜老街、徽州古城、黟县古城等历史街区改造提升,打造一批非遗村、哲学村、画家村、戏曲村、摄影村等徽州文化主题村,开发徽州文创产品,上线徽州文创、徽州美宿云店,推动徽商故里文化走出去,拓展美食文化版图,让千年文脉绽放时代之光。
敦煌故事,国际表达。敦煌市始终致力于“人类敦煌、心向往之”国际传播品牌的宣传推介。从2019年敦煌市融媒体中心成立至今,先后建成14个融媒体宣传平台、入驻17个中央和省市级主流媒体平台、上线6个海外社交平台,目前累计吸粉210万、浏览量9亿+,形成具有敦煌特色的主流融媒传播矩阵。黄山是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当以国际视野讲好黄山故事,深入实施“创意黄山 美在徽州”城市品牌全球推广计划,持续开展大黄山全球推广、“四季黄山”主题推介等,创新“徽”系列、“新安”系列短视频,推动徽派建筑等数字化表达,不断提升大黄山的传播力、影响力。
敦煌、黄山虽相隔千里,但都拥有灿烂文化。深化与敦煌的交流合作,在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旅发展、人才合作等携手共进、同向发力,一同打响“人类的敦煌,世界的黄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