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李晓洁 发布时间:2023-05-29 07:12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乡村,是徽州最独特的立体史书,集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为黄山这座“秀美之城”增添了最鲜明生动的注脚。

见山见水见人文

初夏的徽州区西溪南古村落,溪水潺潺、林鸟啁啾,苍翠欲滴的枫杨林与延绵流淌的丰乐河相映成趣。这处被誉为现实版绿野仙踪的村落,是秀美黄山的一个代表性缩影。

徽州乡村,步步是风景、处处可入画、满眼皆文章。新安江山水画廊,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西递宏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青石板巷;坡山石潭云海气势磅礴,宛如仙境;木坑璜尖深藏竹海,绿意盎然;还有太平湖一方翡翠、月潭湖一泓清波、牯牛降流绿滴翠……这方充满奇幻的青绿山水浸润着水墨江南的诗情画意,让黄山的乡村开启了推窗见绿、开门见景的“美颜”模式。

“徽”字上下是“山”“水”,左右为“人”“文”。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千处历史文化遗存,百万件文书文献,遍布黄山大地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书院,构筑起一座没有屋顶的博物馆,构成了徽州文化底气……这就是徽州乡村历经沧桑却依旧魅力无限的原因。

徽州区蜀源草龙、歙县瞻淇鱼灯、黟县舞麒麟、休宁县舞布龙……通过乡村非遗民俗表演,我们触摸到了徽州文化的底色。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最鲜明的文化标识,如歙县棠樾村的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州文化“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被称为“江南第一村”的呈坎村拥有宋、元、明、清等古建筑150多处,被誉为“一村双国保”(宝纶阁和48幢古建筑群),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村落。

“山水画”的生态美学,“高品质”的人文底蕴,淬炼出“一半风光一半诗”的秀美乡村。

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

一座座徽州村落从遥远的时代一身烟火气地跋涉而来,在黄山不断前进的脚步中正变得年轻而富有朝气。

黄山的乡村田野,一批有格调、有温度、受青睐的咖啡馆正在落地生根。如在黟县碧山村,自由咖啡屋让人解除烦忧、疗愈自我;在祁门桃源古村,南咖啡邂逅了画里乡村的山水写意;在休宁县岭脚村,人们可以在Grayland cafe里探寻乡野乐趣……

西溪南古村落的“溪边文苑”仿佛是一个微型植物园,民宿的主理人黎婷婷说:“我们从食住行游购娱到文创产品的方方面面,呈现植物美学,让旅客感受与城市不一样的自然美。”以“溪边文苑”为代表,全市有3215家民宿脱胎于村落民居,它们在古老的徽派建筑基因里植入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主题研学等元素,使之成为触手可及的诗与远方。

业态创新也让乡村旅游体验日益“年轻化”。夜幕降临,黟县西递村的“西递传奇”大型水幕演艺光影秀精彩上演,形态各异的水柱、水雾,将夜晚的西递村妆点成一座璀璨露天宫殿。齐云山下横江旁的坐忘花园,帐篷、草地、美食、音乐……将露营的氛围烘托得温馨而浪漫。无人机、森林音乐会、草坪BBQ……今年以来,西溪南创意小镇不断推出新玩法、新花样。

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赛事正在为乡村注入动感和活力。如祁门县金靴徒步赛,歙县环黄山自行车赛,徽州区花田跑,黟县国际自行车公开赛、乡村摄影大展、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华东赛区联赛……

今年以来,我市深刻把握旅游发展大趋势,灵活运用价格机制,有序推出门票“免减优”政策,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全市域形成一个大景区。各乡村抓住机会,迈开革新的步伐,挖掘自身特色元素,加强创意策划,不断丰富产品业态,创新产品体系,纷纷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

打造秀美乡村“样板间”

粉墙黛瓦、流水潺潺的徽州乡村,既传承着千年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们“望山见水、记住乡愁”的心灵寄托。如何守护好秀美乡村的形与魂,让乡村实现“长久美”?我市以思想上的“破冰”实现行动上的“突围”。

——2012年,新安江启动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我市以生态保护、水质改善为结果导向,实施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推出“生态美超市”、农药集中配送模式、河湖长制、全面退捕、全域化处置生活垃圾等,不仅守护了一江碧水,还夯实了村落的生态底色。

——我市多维度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加速实现乡村资源向资金、资产、资本转化,开展乡村运营机制创新试点工作。2021年12月9日,歙县昌溪乡万二村3栋闲置农房的20年经营使用权在阿里拍卖平台成功竞拍,成交额18.2万元。

——创造性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积极整合绿水青山、村落、民居等资源,保护徽州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住乡土特色,推动村庄变景区、创意变生意、农房变客房、生态变业态、资产变资金,实现乡村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

——去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黄山市分行为徽州区推出“村落徽州贷”产品,一期授信3.8亿元,支持该区临河村、坑上村、蜀源村和石岗村4个徽州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改造升级和地方特色产业整体开发,旨在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乡村振兴进行有机融合,促进当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其他区县申报的5个同类项目已获批,合计授信超24亿元,实现由点及面、由面至体。

秀美乡村,诗意画卷。青山绿水间,村落蓄积已久的发展活力正在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