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心中的那抹“霞光”
——记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江紫霞

作者:洪宛柔 发布时间:2022-09-02 08:00 信息来源:黄山日报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徽州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江紫霞当选“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作为一名生在山村、长在山村、工作在山村的女干部,江紫霞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两次选择到村任职,与乡亲们同甘共苦、风雨同舟,用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机关干部的为民情怀和公仆之心。

初次上任,惟愿家乡更美好

江紫霞出生在徽州区富溪乡,源于对家乡的挚爱,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没有留在城市工作,而是选择回乡任教。其间,当看到家乡贫困落后的处境,看到年轻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无人照顾时,她的内心很不是滋味,便萌生了“不当老师当村官”的想法。于是,2002年7月,她主动报名接受组织挑选,成为徽州区最偏远山村、当年的市级贫困村——富溪乡新田村的党支部第一书记。

走马上任后,对交通不便深有感触的她,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她带着村干部到处“化缘”,凑齐3万元材料款,并带头与全体在家党员群众参加投工投劳。白天穿着解放鞋和村民们一起上工挑沙、拌水泥,晚上和几个村组长一起上户派工,整整一个多月,她顾不上肩膀红肿、脚上长泡,硬是带着大伙靠着铁锹和畚箕,浇筑拓宽了村中两条2000多米的板车路。路修好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村民增收致富。她发现村子里毛竹虽多,但效益低下,于是,经多方打听联系,终于从浙江安吉引来客商办起了竹制厂,当年带动村民户均增收1000多元,还提供了十几个就业岗位。第一任村官三年,汗水没有白流。村庄面貌变了,群众增收的路子宽了,百姓的脸上也绽开了幸福的笑容。如今的新田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多万元。提起当年这位“女娃娃书记”,村民们都由衷地竖起大拇指。

二度挂职,全力战贫结硕果

结束新田村的任职,江紫霞先后到富溪乡政府、徽州经济开发区、徽州区妇联工作。2019年1月,脱贫攻坚正进入紧要关头,时任区妇联副主席的她主动请求前往徽州区规模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潜口镇潜口村任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面对家人和身边人对“二度到村挂职”的不解,她笑着说:“我这个人,与乡亲们难舍难分,为群众干点事,心中踏实。”

来到潜口村后,她牢记职责、精准施策,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先后引进帮扶资金10万余元,实施帮扶项目4个,开展消费扶贫20万余元,并积极融入乡村旅游,建起生态停车场、集中商贸摊点,2020年村经营性收入达109万元,较上年度增长38.9%。为让贫困群众尽快致富,江紫霞用了一个半月,遍访全村1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部分老党员,掌握了全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为262名贫困人口制定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到2020年底,全村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42万元,较2015年翻了两番。驻村期间,江紫霞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85个,多次拿出自己的工资为病残户添加棉被、拐杖及牛奶、鸡蛋等物品,用心用情温暖千万家。

近三年驻村扶贫期间,她始终冲在前、干在先,把群众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2021年春节,潜口村脱贫户自发在门上张贴一副副对党、对帮扶人充满感恩之情的春联。在她驻村扶贫期间,潜口村还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

温情服务,尽心当好“娘家人”

2021年6月,江紫霞离开潜口村回到区妇联工作。作为妇女同胞的“娘家人”,她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群众,为徽州区发展贡献巾帼力量。一方面,坚持有为才有位,先后组织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帮助350多名妇女创业就业。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江紫霞鼓励支持妇女群众就地创办“徽姑娘”农家乐,并跟踪做好培训、开展技能比武、实施人才合作,让妇女群众创业有甜头。目前,“徽姑娘”农家乐总数达71家,年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另一方面,树立“妇女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妇联干部身影”的理念,让“娘家人”的作用体现在一点一滴的暖心服务中。今年3月,当她得知徽州区罗田村5名妇女种植的10000多公斤草莓,因天气和疫情等原因滞销时,江紫霞第一时间联系市女企协、农产品销售平台帮助销售,同时发动巾帼志愿者帮助采摘、送货,一周内帮助销售几千斤,并为种植户搭建了稳定的销售渠道。近年来,江紫霞先后接待来电来访338件次,调解婚姻家庭矛盾155起。一次次雪中送炭的温暖、一回回妇女正当权益的维护,成了江紫霞人生最快乐的时刻。

20年岁月洗礼、初心弥坚;20年青春芳华、无怨无悔。无论在什么岗位,江紫霞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就是为家乡老百姓多做点实事。

“有幸作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我万分激动,同时也不胜惶恐。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这个至高无上的荣誉。”江紫霞表示,“奖章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珍惜荣誉,倍加努力地工作,以不负组织的培养与厚爱,不负全区广大妇女群众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