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碧阳镇:“四个维度”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余艳婷 发布时间:2024-04-07 16:40 信息来源:黟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奋斗目标,黟县碧阳镇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组织强村、产业富村、人才兴村、生态美村作用,赋能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聚焦“组织建设”,注入乡村振兴“强动力”。探索推广运用“党建+”模式,有力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企业+农户”的运作模式,在碧山村成立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优质粮油产业,与“五微”美丽乡村相结合,引进和培育50多家生态休闲、民宿业态,实现党建引领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了“五微”+创意+运营的振兴探索之路。

夯实“三产融合”,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聚焦发展“五黑”特色产业,大力培育休闲农业,朴蔓农场入选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区,七约生态农业成功认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抓好赤岭黑鸡、星火黑玉米和黑粮饮品等精细生产,探索形成“村集体+企业+农户”的“五黑”基地绿色防控模式,高效运营赤岭新型鱼菜生态循环系统项目,精心打造融合发展、创意创新、特色农业三条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带,拓展“民宿+”模式,成功培育乡村美宿品牌,拾庭画驿入选2023年全国甲级民宿,擦亮“中国乡村美宿第一镇”品牌。

育强“人才力量”,筑牢乡村振兴“强引擎”。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因地制宜,精准掌握农村“土专家”,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的手工艺人或文化传承人,盘活利用乡土人才资源。支持“归乡人”返乡创业,通过农村电商、农家乐、共享农庄、乡村旅游项目的形式推销出去,做好媒体宣传。实施“1+7+N”人才招引机制,落实“黟才码”等人才政策,成功引进新黟县人才119人,黄山学院乡村振兴博士服务站揭牌成立,尚义橡塑获批成立黟县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做优“生态建设”,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坚持生态治理,全面促进绿色发展,推深做实“五微”行动,高质量做好星火光村、关麓潘村省级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整治。打响“黟家人”志愿服务品牌,常态化运营“信用好·生态美”超市,全年发放兑换奖品6.6万元,试点推进乡风文明“六个好”积分制评议工作,完成评议6748户。全面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实施新安江流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工作,持续推进茶园绿色防控,强化土壤污染防治,为碧阳镇乡村振兴“新颜值”输入“美丽”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