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人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结硕果

作者:张妍 陈培津 汪陆靓 发布时间:2025-11-05 08:17 信息来源:祁门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在祁门县的乡村院落、田间地头,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融入日常的生动实践:是人大代表与群众围坐“板凳会”的政策宣讲,是“四步走”承诺里烂泥路变水泥路的民生答卷,是省际公交开通时群众脸上的真切笑意,更是诉求从“纸上”到“地上”的扎实成效。

今年来,祁门县人大以“五有”为基筑阵地、以“五常”为要优机制,完成县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和 18个乡镇实践基层站升级改造,实现五级人大代表全员进站“亮身份”,58个代表小组依托实践站开展活动109次,让民主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用一系列接地气、见实效的特色做法,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茶乡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阵地扎根基层:

民主平台建在群众“家门口”

“实践站就在身边,找代表说事比走亲戚还方便!”这是祁门县群众对民主阵地的直观感受。该县严格遵循“共建共享、合理布局、求真务实”原则,整合现有资源,避免新增基层负担,让实践站“下楼出院”“进村入居”,全部设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处,让群众抬脚就能进。醒目的标识、健全的制度、动态更新的宣传展示区,更让实践站成为群众一眼可辨的“民主地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定期进站,乡镇人大主席团统筹月度活动,让阵地不仅“建起来”更“转起来”。

“地缘相近、亲缘相连、业缘相通”的网格划分让民主实践更精准。祁门县塔坊镇人大创新推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响潭实践,村“两委”成员担任总网格员,人大代表化身基层网格员,每人包保15—20户群众,构建起触角到户的微网格体系。正如洪村村民王必武所说:“那天要不是余代表及时赶来,我和老张非闹僵不可!”镇人大代表余小勤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爬上山头耐心调解,让两户村民握手言和。这样的“山林间的调解”在塔坊镇已成常态,民主的温度在沟通中传递。

祁山镇则将“红网联心·细致入微”理念融入实践站建设。这里既是代表联组议事的“议事厅”,也是民生事项票决制的“试验田”。凤凰小区29—31栋的居民至今记得,通过实践站组织的议事会,大家围着图纸讨论晾衣场改造方案,最终“修整路面+焊接固定式铁制晾衣架”的方案落地,杂乱的临时晾衣场变成整洁的“民心工程”。截至目前,26场议事会推动民生项目更贴合群众需求,真正实现“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管”。

机制高效运转:

民主效能落在“关键处”

“站门常开、代表常在、活动常有、群众常来、实事常办”,这“五常”准则是祁门实践站高效运转的密码。

全县实践站固定开放时间接纳群众,代表定期进站履职,政策宣讲、民意征集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今年以来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51条,截至目前已办结206条,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参与民主实践的热情越来越高。

“汪代表来家三趟,头回听我说路的事,要我‘放心’;二回带人来测量;三回就见施工了。”溶口乡红溪组村民郑拥兵的话,道出“四步走”工作法的实效。从走访收集诉求、户长会商对策,到主席团议方案、跟踪督办落实,环环相扣让履职从“听民声”落到“解民忧”。该乡修水渠、拓村道、解饮水难,件件办妥帖,乡里矛盾少了、发展顺了。

“被毁的便桥一个月就修好了,现在走起来踏实!”小路口镇春风村塘坑组王大伯的话,是“群众直通车”服务驿站的生动注脚。小路口镇实践站构建“民意收集—高效办理—闭环监督—转化落实”全链条机制,代表们放弃休息时间,利用夜晚群众相对空闲时段,通过“板凳会”“庭院会”“户长会”等形式,将政策宣讲台变成民意收集站。2025年以来,141次户长会收集的民生诉求与发展建议,均被逐项记录、跟踪落实,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呼声有人应、诉求有人办”。

边界协同共治:

民主合力延伸到“最前沿”

“通了省际公交,真是太方便了!冬天带妈妈去新安卫生院挂水再也不用受冻了。”江西省浮梁县西湖乡西溪村村民方志胜的感慨,源于新安镇人大推动的皖赣省际公交专线开通。地处皖赣交界的新安镇,与江西浮梁县西湖乡、勒功乡山水相连,镇人大依托“组织联建、治安联调、文化联欢、产业联动”的“四联”机制,与毗邻乡镇人大同频共振,共同绘就边界治理“同心圆”。

民生难题的快速化解,是协同治理的直观体现。此前,祁门县良禾村村民汪某在江西务工时不慎导致拇指十级伤残,与用工方协商赔偿无果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新西联合调解委员会。接到诉求后,新安镇与西湖乡人大代表迅速联动,跨域对接双方当事人,仅用三天时间,就在拉家常式的沟通中促成双方达成赔偿协议。产业协同上,两地人大推动借鉴茶园绿色防控技术,仅西湖乡磻溪村和西溪村茶农今年就人均增收约500元。

从田间地头的民意收集到山间村落的矛盾化解,从城区社区的精细治理到皖赣边界的协同发展,祁门县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以“看得见、摸得着、能参与、见实效”的实践,让民主之花在基层绽放。在这里,每一次协商都连着民心,每一件实事都温暖民生,基层治理的“祁门答卷”正越写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