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建 产业联盟 多方联动

歙县加快新安江沿江区域村庄共建共富

作者:郑锴 江岳祥 发布时间:2025-10-22 08:02 信息来源:歙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歙县抓住全国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县建设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群众有感”思路,创新推行党建联建机制,通过党建联建、产业联盟、多方联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新安江沿江区域村庄共建共富。

在不改变原有党组织隶属关系和功能形态的前提下,歙县组织新安江沿江资源相似、发展趋同的深渡、大茂、漳潭、绵潭、九砂、定潭等6个村庄开展党建联建,建立新安江区域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有关乡镇村和部门为成员,统筹沿江区域发展,壮大组织推动力量。先后落实乡镇骨干带办领办片区项目34个,安排联建村干部及后备力量、大学生村级工作者等40多人次在项目建设中加强实践锻炼。同时,建立区域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定期议事、重点任务清单落实等制度,定期会商15次,及时解决征地、资金筹措等问题50余个。

歙县以构建产业联盟为重点,聚焦一二三产业发展,坚持“协调委员会引导、市场主导”,加快要素融通,放大资源叠加优势,推动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以“大托管”做优一产文章,持续做强“三潭枇杷”区域品牌,依托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以“大托管”模式建成1000亩有机枇杷示范基地,带动沿江2万余亩枇杷生态管理高质高效;积极推进“村党组织+协会+农户”模式,引导中蜂养殖协会吸纳养蜂户400多户,养殖中蜂2.9万余群,年产蜂蜜300多吨、产值2400多万元。以“大联合”加速二产升级,与杭州市钱塘区、建德市、淳安县等地签订党建联建协议,引进天全生等10余家企业入驻,链接“歙采缤纷”绿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出枇杷贡菊气泡饮等10款深加工产品,产值超7000万元。以“大结对”激发三产活力,结合加速打造新安江诗画长廊,建立联建村资源清单,深化资源互补联动,成功盘活联建村闲置资产近20处,构建起“深渡旅居、大茂研学、漳潭祈福、绵潭听戏、九砂晒秋、定潭康养”文旅新格局,2025年联建村旅游超63万人次、收入超1.45亿元。

歙县注重多方联动,共推乡村和美善治,共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坚持机关联基层,助推以城扶乡,梳理联建村“需求清单”,比对县直有关部门“权责清单”“资源清单”,形成联动发展“措施清单”,推动项目落地24个、资金1.3亿元。坚持国企联村企,助推村庄运营,联合县属国企成立徽乡徽舍运营公司负责运营,提速联建区域“江畔部落”等新业态发展,6个联建村村均集体经济收益从89万元提升至135万元。坚持党员联群众,助推纾解民忧,整合联建区组织力量,组建“心安”联合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60余场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000多个,协同化解矛盾纠纷80多起。坚持上游联下游,助推生态共护,与淳安县建立上下游水质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渔政联合执法等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联动实施两岸种绿、污水治理等工作,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2025年7月,歙县作为全国三个区县代表之一,受邀参加全国“两山”理念20年暨“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工作座谈会并作经验交流发言,生态保护成果得到高度认可,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