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人大:“代表+”模式激活代表履职新效能

作者:张妍 程伟 发布时间:2025-10-21 08:27 信息来源:黟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能不能在小区和公共停车位增加一些充电桩,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滨河公园部分设施受损,既给市民群众休闲体验带来安全隐患,也影响了我县的城市形象。”……这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自黟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以来,一一得到了关注和解决。

2022年换届以来,黟县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要求,把加强代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鼓励和支持各级人大代表充分依托自身优势,在服务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各乡镇人大用好“家室站点”平台载体,积极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持续探索激发代表履职新模式,总结推广了“作退一步想”“古黄模式”“代表说事”等特色品牌,推动了人大代表履职“出彩出圈”。

代表+立法建议征集

传递基层立法“好声音”

“没想到我们提的意见建议这么快就被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感觉非常有成就感!”黟县人大代表、西递镇人大主席胡立中逐字逐句读着安徽省人大立法研究中心编发的第12期立法工作简报,其中《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订草案)》显示,黟县西递镇政府提出的1条意见被采纳。

自2023年7月西递镇人民政府被确定为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西递镇人大将代表活动室的民意窗口作用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桥梁纽带作用相融合,优化民主民意表达渠道,不断拓宽和延伸全社会参与立法的途径和触角。在黟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西递镇依托网络化管理模式,组建由人大代表、乡村网格员、村民代表、居民群众及法律人士等群体组成的专业队伍,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法治化、专业化高效运转提供坚实支撑。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立法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为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桥梁纽带作用,西递镇人大创新立法意见征集模式,以基层立法联系点、代表工作室为“主干”,以联络员和信息员为“骨干”,邀请法律顾问、人大代表、法律工作者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将立法意见征集与“八五”普法宣传紧密结合,向群众、景区游客宣传法律知识、解读法律条文,打造普法宣传阵地,真正做到了让法律法规草案“到群众中去”、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

自立法联系点运行以来,已开展送法进基层4次,普法宣传8次,先后对《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14部地方性法规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建议46条,采纳5条。

代表+民主议事协商

提升基层治理“新效能”

“多亏了人大代表参与协商,我们的土地租金收益才得到充分保障。”“今后由村里自主经营种植水稻,我们除了租金收益外还有务工报酬,我一定努力干!”在碧阳镇古黄村里一、里二组,村民们拿着刚签订的土地流转承包协议,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喜悦。这场土地流转纠纷的妥善化解,正是该村县、镇人大代表探索的“古黄模式”结出的硕果,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所谓“古黄模式”,是碧阳镇以古黄村创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为契机,探索充分挖掘、调动和发挥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优势,推动代表说事议事与基层民主协商深度融合,并配套“积分制”管理工作法,最终形成的“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民主议事、共治共享”乡村治理机制。广大村民与人大代表通过全过程“听”、全方位“提”,民主化“议”、多元化“督”、全链条“评”、全领域“享”等环节,真正构建起共商共建共谋共享的新格局。

自该模式推广以来,碧阳镇县、镇人大代表依托“议事长廊”“议事凉亭”等阵地,常态化收集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希望村里尽快做的事情等意见建议,并将其记录汇总,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通过村民议事协商,古黄村村委会先后办成了古建筑修缮、村规民约积分制修订、撂荒地整治利用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过去的“看热闹”转变为如今的“唱主角”,在村级事务管理中不仅“说得上话”,更能“使得上劲、做得了主”。

不止古黄村,洪星乡人大也在深化代表走访机制上持续发力:积极搭建基层民主议事平台,引导人大代表利用闲暇时间,与村民促膝谈心,话家常听需求,讨论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向群众宣讲上级政策、倾听群众诉求和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不仅搭建起干群沟通的“连心桥”,更激活了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内生动力,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村民家门口设立议事点,实际上是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创新基层民主议事制度的尝试。”黟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表示,“我们不仅要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更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民主决策,让民主从‘文件上’走到‘生活中’,真正成为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代表+立法建议”让基层声音融入法治建设,到“代表+民主议事”让群众力量参与基层治理,黟县人大探索的“代表+”模式,以代表为纽带,让人大工作更贴近群众需求,让民主实践更契合基层实际。

未来,黟县人大将进一步拓展代表履职新路径,全方位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作用,以黟县人大的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