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惠工”助力劳动争议化解

作者:许晟 发布时间:2025-08-07 08:46 信息来源:歙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歙县总工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运用“六尺巷工作法”,深化拓展“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建立健全“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创新打造“三尺惠工”服务站,探索出一条以源头预防、多元化解、主动服务为核心的劳动争议化解新路径。

以专业服务赢得职工信赖

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歙县总工会认真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着力解决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现实中,劳动者维权常面临取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部分劳动者被迫放弃维权,甚至因缺乏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有效凭证而败诉。如何让劳动者维权更高效、更温暖?歙县总工会积极响应职工维权需求、拓宽维权服务渠道,创新推出工会点单式调解服务机制,与歙县人民法院携手打造“三尺惠工”服务站,共建职工维权新阵地,实现纠纷受理、证据核查、司法确认全流程闭环处理。

“在纸张发明之前,法律条文通常刻在三尺竹简上,故而以‘三尺’代指法律。‘三尺’既象征着法律的庄严与权威,又寓意着工会维权服务就在职工身边;‘惠工’则彰显工会普惠职工的初心。”歙县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尺惠工”服务站选聘专业人士作为歙县总工会驻歙县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调解员,负责解答职工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问题,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以专业服务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尺惠工”服务站通过工会提前介入劳动争议,开展专业化庭前调解,倡导“六尺巷”礼让精神,成功调解的案件可直接司法确认,实现“调解成功即案结事了”,有效降低了职工维权成本和企业应诉负担。

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

2024年8月,歙县总工会联合歙县人民法院,在歙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服务中心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即“三尺惠工”服务站。同年9月,歙县“工会+法院”“三尺惠工”服务站揭牌,标志着这一创新维权模式正式落地。

让每一份劳动都得到尊重,让每一次维权都充满希望。歙县总工会秉承“服务职工、维护权益”宗旨,坚持阵地前移,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通过提供全方位、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近年来,歙县总工会联合法院、检察院、人社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深入开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定期通报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情况、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推动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实现“抓前端、治未病”。

歙县经济开发区是省政府确定的县域重点工业园。园区现有企业831户,其中工业企业598户、规上工业企业179户,产业工人2.5万人,2024年实现经营收入503亿元。今年2月,歙县总工会联合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在歙县经开区建立“工会+法院+检察院”“三尺惠工”服务站,维权服务送到了企业和职工“家门口”。

截至目前,歙县先后在县总工会、县人民法院、县经济开发区和徽城镇所辖10个社区建起13家“三尺惠工”服务站,累计调解劳动争议纠纷122件,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175.66万元;调解成功率90%以上,平均化解周期缩短至7个工作日。

办好职工维权“贴心事”

歙县某开发公司因经营困难,长期拖欠职工工资超百万元,公司资产已抵押且贷款逾期,法院执行拍卖后仍无法清偿。职工债权中仅70笔经诉讼取得执行依据,69笔工资未确认。公司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歙县人民法院积极引导未通过诉讼确认工资债权的职工向“三尺惠工”服务站申请调解。服务站调解员会同劳动监察部门全面核查欠薪情况,为职工提供专业法律指导,高效完成司法确认,用时不到2个工作日。最终,歙县人民法院在执行分配中优先保障职工债权,为职工发放被拖欠工资100余万元。

歙县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劳动争议中,当事双方因工时核算、薪资标准产生分歧,调解员调取行业用工规范、核对实际出勤记录,结合法律条款释明权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凸显了服务站“专业调解+温情服务”工作特色。

退休法官、歙县经济开发区“三尺惠工”服务站调解员郑润祥表示,依托“三尺惠工”和“天平护企”两个平台,在当事双方间精准寻找利益平衡点、最大公约数,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关键。

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

歙县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扩大服务网络覆盖范围,加强跨部门协同配合,提升调解队伍专业化水平,努力把“三尺惠工”服务站建设成为职工维权的坚强后盾和温馨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