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头茬开镰 颗粒归仓好“丰”景
眼下,休宁县再生稻头茬陆续成熟,商山镇、五城镇的种植户和村民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休宁县商山镇金竹村的农田中,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稻穗如浪,迎风而来,空气中弥漫着阵阵稻谷的香味。4台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穿梭。收割机的钢铁触角划开金色浪潮,伴随着“轰隆隆”的机鸣声,沉甸甸的水稻被整齐地割下,切割、脱粒,粉碎的秸秆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装满稻粒的收割机驶向田埂边,稻粒如金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装入运输车辆。
种粮大户胡明海说:“我今年种了350余亩再生稻,头茬再生稻现在已经到了收割时间,现场每天有4台收割机同时作业,计划一次性整片割完,便于后期无人机施肥、打药等机械化管理。”
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的稻茬继续发苗长穗”的种植模式。头季稻收割之后,留下一定高度的原稻桩,进行管理,让其继续生长,稻茬重新发苗结穗,实现“一种双收”。跟原来种双季稻相比,中间省去育秧、插秧等步骤,既可以减少工时和成本,又可以提高农田的亩产量。
休宁县粮油站站长黄洁表示:“目前全县的再生稻已经陆续收割。今年我们县的再生稻统一采购品种,采取精准施肥、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预计头茬亩产600公斤左右。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灌水、施肥,确保再生稻第二季丰收。”
再生稻头茬收割完毕后,二茬也随即开展管理工作,休宁县农技人员将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多措并举做好技术跟踪服务,全力保障稳粮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