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链”促发展 增收惠民生
乡村振兴,集体经济是“引擎”。近年来,祁门县以“党建为链、资源为脉、创新为魂”,立足不同乡镇资源禀赋,构建起“一乡一策、各具特色”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体系。从产业升级到项目破局,再到资产活化,全县上下以精准施策激活发展动能,让集体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党建赋能,筑牢产业发展“动力链”。党建引领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红色引擎”,推动“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祁山镇和平村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让4000亩高山油茶林焕发新生。2024年累计收购原料6万斤,加工销售油品1万斤,带动集体增收10余万元,村民人均增收超500元。同时,引入智能化生产线,实现油茶果筛分、压榨、包装全流程升级,注册“乔山老谢”商标,推出“乔山三宝”组合产品,让传统油茶产业迈向“种植+加工+品牌”的三产融合之路,彰显了党建引领下产业升级的强劲动能。
资源转化,构建资产盘活“效益链”。盘活闲置资源,是集体经济“变废为宝”的关键。溶口乡依托2025年中央资金扶持项目,打出“生态+经济”组合拳。安茶厂改造项目对540平方米闲置厂房翻新扩建,采用“企业+村集体”联营模式,预期年收益不低于投资额的4%,既壮大安茶产业规模,又为村集体注入稳定收益。光环村畜禽粪便处理系统项目总投资53万元,通过“村集体+养殖户”模式,预计每年增收2万-3万元,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又产出有机肥,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创新驱动,打造业态升级“增值链”。以创新破解产业瓶颈,是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核心路径。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从“低端输出”向“高附加值”转型。平里镇聚焦特色农产品价值链延伸,依托本土生态优势打造“花桥缘坊”菜籽油品牌,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累计销售原生态菜籽油2万斤,毛收入达20万余元;同步带动贫困户销售山羊、蜂蜜、茶叶等副产品,形成“主产品引领、副产品跟进”的联动格局。贵溪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则创新发展238亩绿色水稻项目,2024年销售稻谷5万斤收入9万多元,加工销售生态米1.2万斤创收6万元,首创的农产品大礼包还纳入黄山市工会采购目录,让单一农产品升级为“增收组合拳”。
从祁山镇的油茶林到溶口乡的安茶厂,从平里镇的菜籽油到全县各村的分红清单,祁门县以差异化发展路径激活集体经济活力。2025年1-6月,全县111个村实现经营性总收入5740.06万元,村均51.71万元,39个村收入超50万元。下一步,祁门县将继续深耕“党建引领、资源盘活、创新驱动”三大路径,让集体经济“家底”更厚、农民笑容更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