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小课堂”托起乡村儿童多彩暑期
7月29日,在黄山区汤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30多个孩子正围在志愿者朱纬旺身边,开心地做游戏。在孩子的欢笑声里,是一段延续7年的温暖故事。
作为黄山风景区最重要的旅游服务基地,汤口镇75%以上的劳动力投身旅游服务业。每到暑期,家长无暇照看孩子,课业辅导缺位、兴趣教育匮乏的现实困境尤为突出。自2019年起,汤口镇致力解决这一难题,由各村委会牵头召集假期返乡的高校学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启动“雏鹰小课堂”。7年间,200余名学子接力坚守,为2000余人次小学生送去了知识与陪伴。
“雏鹰小课堂”负责人程雅介绍,团队提前摸底学生学情,构建“课业辅导+兴趣课堂+实践考察”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从打磨教案到配备防暑药品,对每个细节都周到考虑。志愿者们带着对家乡的热忱而来,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课堂早已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安全教育课堂上,孩子们学会自我保护;音乐绘画教室里,艺术的种子悄然发芽;乒乓球台前,孩子们充分释放活力;急救实训、非遗体验等特色课程,让学习变得生动立体。其间,孩子们还实地走进景区消防大队,沉浸式学习安全知识。
“哥哥姐姐不仅给我辅导作业,还教我写毛笔字。”一年级学生蒋昕然说,她一来便爱上了这个“暑期乐园”。
“孩子学得扎实、玩得开心,我们一百个放心。”家长张明军的话,道出了众多家庭的心声。与此同时,这场持续7年的爱心接力,更架起了双向成长的桥梁。志愿者们从初上讲台的局促,逐渐变得从容自信;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他们更深刻体会到“担当”二字的分量。“带弟弟妹妹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找到了青春的价值。”志愿者吴琦说。
7年坚守,“雏鹰”渐长。汤口镇以文明实践站为“巢”,借返乡学子之力,既解了家长“旺季带娃”的燃眉之急,更为乡村儿童织就了一张全面发展的守护网。汤口的爱心课堂,已成为架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