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青年学子“归巢”记

作者:谢宏杰 洪宛柔 发布时间:2025-07-28 08:38 信息来源:徽州区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同学们,你们知道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吗?”7月22日,徽州区岩寺镇富山村的闲置会议室传来阵阵欢笑,余凯樾等6名返乡大学生巧手改造空间,将这里变成充满童趣的“爱心暑托班”,编织出一个安全、快乐又有意义的“七彩假期”。

“能以村兼职团支部副书记的身份参与‘爱心暑托班’,我特别荣幸。”大学生余凯樾的话语里满是热忱,“辅导作业、组织宣传活动,看着孩子们的暑假充实起来,我打心底里高兴。接下来,我还要更主动地投身村里各项工作,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把劲。”富山村村民庄观宏的感激道出了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心声:“以前一到暑假就犯愁,孩子没人带。现在有这群大学生帮忙辅导作业、陪孩子做游戏,娃天天乐呵呵的,我们的烦恼也解决了!”

针对中小学生“看护难”的痛点,徽州区在部分村、社区精准开设“爱心暑托班”。“兼职团组织副书记”们携手高校“三下乡”实践团队成员,量身打造课业辅导、安全自护、心理健康、食品安全等专题活动与讲座,为50余名儿童搭建起成长的温馨平台。

而在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另一群年轻人正与历史“对话”。大学生王雨欣和同学们小心翼翼地为每一件藏品盘点、记录,他们的细致工作,为后续文物修复与保存方案提供了扎实的科学参考。“这次实践让我真正走近历史,触摸到岁月的厚重与沧桑。”王雨欣深有感触,“更重要的是,我能为保护红色资源出份力,在传承中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感觉特别有意义。”

今年夏天,“在读大学生兼任乡镇、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暨“家燕归巢”活动温情启幕,35名本地学子带着专业所长回到家乡,在教育宣传、爱心托育、红色资源保护等岗位上发光发热,用青春活力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些活动既是学子们接触社会、锤炼技能的‘练兵场’,让他们在实践中长才干、壮筋骨;也为家乡发展带来了新思路、新活力,让青年学子能用实际行动为家乡添砖加瓦。”共青团徽州区委副书记李璐表示。

从托育班的欢声笑语到纪念馆的专注严谨,徽州学子用暑期实践写下“青春反哺家乡”的生动注脚,让这个夏天的徽州大地,因青春力量的涌动而愈发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