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棵树下话“枫”景 评理说事润民心
在祁门县金字牌镇石川村新辉组,金东河畔矗立着三棵繁茂的樟树。枝干虬曲,撑起一片绿荫,树下错落摆放着几张青石桌——这里不仅是村民纳凉休憩的好去处,更孕育出一处化解心结、播种法治的“乡村会客厅”:三棵树下评理说事点。这里没有庄严肃穆的审判台,也不见晦涩难懂的法条术语,乡邻们围坐在石桌旁,以最淳朴的方式,续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篇章。
“我们组的自来水停了,在村组群说下,下午维修员就来修好了”“前段时间下大雨,道路积水严重,打电话给包组干部,很快就有人来疏通下水管道了”……石桌旁总是坐满百姓,大家谈论着。今年,祁门县持续发力,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对30项民生实事政策知其情、明于心、得其实。农户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相“晒”出的不仅是政府为民办的暖心事,更是对政府服务的由衷点赞。
石川村10位“法律明白人”是这片树荫下的特殊风景。他们有的是老干部、老党员,有的是退休教师,还有的是热心大嫂,一起化身树荫下的“普法轻骑兵”。他们用乡音土话解读法律,让宪法、民法典从“天边”落到“田间”。2021年,石川村荣膺“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信仰如同枝头新芽,扎根于乡土社会中,悄然生长。
树下敞开心扉,乡邻共评共议,矛盾就地化解。去年以来,20余起纠纷在评理说事中消弭无形,真正实现“纠纷不出树荫,矛盾不上交”。如今的石川村,“遇事讲法、处事依法”渐成新风尚。
近年来,金字牌镇司法所积极探索普法新方式,将普法融入百姓生活中,将法律顾问嵌入7个村(社区),培育74名“法律明白人”,开展“法治夜校”“田间课堂”“农民趣味运动会”等特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下沉普法力量、提升普法质效,在普法中将群众急难愁盼的事,综合运用法、理、情及时解决,让群众在每起纠纷调解中感受法治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