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织密暑期防溺水防护网
正值三伏酷暑,气温持续升高,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为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黄山区紧盯防溺水工作的重点水域、时段和人群,从加强防护设施建设、防溺水管控巡查、防溺水宣传教育等多维度立体发力,构建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该区强化重点水域的安全防护救护设施设置,对全区240处重点水域实行“一域一档”管理,全面排查并配齐“四个一”救生设施(警示牌、救生圈、安全绳、竹竿),确保应急时“拿得出、用得上”。目前已配备救生衣351件、救生圈237个、长竹竿565根;在网红打卡地、漂流景区额外增设8套救生防护设施和30余块警示牌,强化风险前置预警。
该区积极构建“地面+空中”立体化巡防网络,在重点水域精准布设防溺水视频监控报警系统,运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查”,实现全天候、无死角动态管控。目前,全区共安装防溺水视频监控129处,累计出动警用无人机110架次,远程劝离野泳、戏水群众30余人次。
该区强化重点水域巡查排查工作,针对辖区湖库岸线长、山塘溪流分散的管控难点,发挥“五老”人员、镇村干部熟悉地形的优势,组建巡逻队伍86支826人,采用“定点值守+流动巡查”模式,重点加密午后、傍晚等事故高发时段的涉险水域巡查频次。入夏以来累计开展巡查2700余次,有效处置隐患73个。
该区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宣传教育,聚焦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重点群体,落实“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组织区红十字阳光救援队、民警等专业力量下沉村居,“面对面”传授防溺水自救知识。暑期以来,已举办安全公益讲座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依托“初心学堂”“湖居课堂”等载体开展公益授课130余节,覆盖学生2700余人次,从思想根源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