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渡镇:打造高标准综治中心阵地

作者:陈 旭 发布时间:2025-07-25 08:48 信息来源:歙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今年以来,歙县深渡镇综治中心在推深做实“1+4+N”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以“资源整合、力量集中、网格管理、精细治理”为方向,理清工作思路,健全运行机制,统筹各方力量,不断擦亮社会治理“底色”,努力打造综治中心特色“样板”。

建设运行“规范化”,聚焦服务强功效。该镇投入60多万元打造2层楼、面积约400平方米的综治中心,实现“真实有用,一栋楼聚合、一站式服务、一次性解决”。功能聚合求“真用”。配备矛盾纠纷调解室、监控研判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领导接访室、关爱工作室、群众接待大厅“五室一厅”,整合公安、海事、林业等多部门监控资源,建成平安建设、安全消防、信访稳定、环卫调度、道路交通等大安全大稳定的视频监控调度指挥平台。亮点突出重“实用”。2024年以来,综治中心借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张一帖内科疗法”思想,创新推出疏、理、宽、利、和“一帖灵”调解工作法,化解矛盾纠纷623起,化解率99.6%,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强化职责显“效用”。综治中心聚焦深渡镇作为黄山市唯一的水陆码头、连接杭州都市圈桥头堡这一定位,主动将确保新安江黄金航道畅通、景区景点安全维护等作为重要职责,进一步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常驻,市监、海事等轮驻,国土、民政等随驻,确保力量集结迅速、事件有效处置,提升平安建设效能。

网格治理“精细化”,聚焦智治增实效。该镇充分优化整合资源,不断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积极打造“网格+警格”双网联动共治新模式,筑牢平安深渡“防火墙”,描绘出一道绚丽多彩的基层治理“枫”景线。精细划分密织网。建立“镇一级网格—村居二级网格—村民小组(自然村)三级微网格”的三级责任网格,全镇共划分为20个村级大网格、105个村组微网格,设网格指导员20名、网格员105名,打造“红色管家”“党员联系户”等5个“小微”网格党建服务点……用网格党建这根“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的千条线,用“一插到底”的工作质效织就“最后一米”的幸福。实时采集清底数。切实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体系”。每名网格员坚持困难户必去、党员户必去、矛盾纠纷户必去,通过用脚步丈量网格,用真情服务群众,充分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思想动态、生活和工作情况,并与其建立良好关系,保持畅通的联络渠道,精准建立信息网,全面解决网格内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闭环处置提质效。建设深渡镇“党建+基层微网格”社区治理智能系统——“数字驾驶舱”,系统集深度分析、智能应用、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超过2万条民生数据在“舱”内打通,并在基础信息采集、纠纷排查、重点人员管理、雪亮工程等8个领域拓展出12类应用。今年以来,共受理综治中心事件477件,已办470件,办结率98.53%、满意率100%。

高效运行“常态化”,聚焦和谐见成效。该镇依托综治中心常态化运转,建立健全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联治、治安防范联防、矛盾纠纷联调、特殊人群联管和防范宣传联宣的“六联举措”,推动基层治安隐患化解。着力纠纷摸排化解。抓实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组织网格员开展日常巡查,定期走访摸排老龄化家庭,与村民唠家常,及时掌握有苗头性、倾向性的矛盾纠纷和社情民意,精准摸底,建立问题清单,有效避免将“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205起,调解成功202起,化解率98.54%。着力信访维稳化解。本着“稳定工作无小事”的原则,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行双领导接访制度,强化信访接待的调处职能作用,落实首接首办、回访督办、每日研判、效能监管等责任,全体镇干“变上访为下访”排查不稳定因素,联村领导全程参与,认真研究村民来访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合理化建议等情况。今年以来,化解初信初访23件。着力宣传平安建设。将矛盾纠纷排查与法律知识宣传相结合,采取“线上+线下”的宣传方式。线上依托微信群、山水画廊深渡镇公众号,发布普法知识;线下以入户、广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开展普法宣传,组织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和热心村民参加强化培训。今年以来,共发放宣传册600余份,举办专题法律讲座2次,平安建设宣传氛围更加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