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陔乡:青青箬叶香袭人
歙县长陔乡除了流传的“长陔有三宝,火腿、笋干、豆腐角,吃了不够还来讨”民谚,以及高山泉水稻、山芋枣、高山茶等当地特产,还有神奇的一片叶子,一片成就一个产业、滋润一方百姓生活的叶子——箬叶。长陔箬叶品质优良,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成为制作粽子、寿司等美食的优质原料。
“现有箬叶加工企业3家,年加工产品800余吨(干品),产值2300余万元,其中长陔乡境内产品为240吨,产值700万元左右,同时箬叶加工带动当地近200人就业,务工收入达440万元。箬叶现已成为长陔乡林下经济一个重要支撑点。”长陔乡农业站站长毕国升说道。
近日,在歙县长陔土产综合加工厂门前,箬叶清香四溢,工人正在将一捆捆打包好的干箬叶装到厢式货车上。“这些都是长陔野生箬叶制成的,叶片宽大厚实,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村民毕青峰说,他家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箬叶的生产、加工、销售,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据了解,歙县长陔土产综合加工厂年生产徽州干箬叶350吨,实现产值约1500万元。
长陔箬叶属野生产品,村民收入主要来自采集、分拣、二次分拣、烘干、包装等环节,叠加效应明显。另外,箬叶的采收季与茶叶采摘期错开,形成时间互补。
走进歙县徽宝贝土特产合作社,箬叶的清香扑面而来,40多名工人分工合作,正在对箬叶进行分拣、分级、捆扎、烘干、包装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是确保每一片箬叶品质的必要程序,马虎不得。“熟能生巧,一天下来,村民毕仙子就能挣到200元!”徽宝贝土特产合作社理事长毕友彪介绍,箬叶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增收机会。“绝大多数人一天能挣到100多元,少的也能挣七八十元。”毕友彪说。15年前,黄山市箬叶产业主要集中在长陔乡,如今休宁五城镇等地也开始发展箬叶产业,全市呈现雨后春笋之势。
长陔乡党委书记柯德亮表示,箬叶是长陔乡相对独特的宝贵资源财富,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产业振兴,努力做大做强箬叶产业,一方面加强野生箬叶管护,在适种区域加大箬叶种植推广力度,按“产业建设与农户收入共同缔造”的理念,在条件适宜的野生箬叶林主产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采摘条件,提高采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强化技术支撑,提升箬叶企业标准化生产能力,规范箬叶企业质量控制和环境安全管理,支持箬叶企业对现有老化陈旧设备提档升级。规范市场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户收入。强化品牌建设,积极培育“长陔箬叶”区域公共品牌,加快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创建品牌,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拓展销售市场。在此基础上,强化链条延伸,以开展访企入村为抓手,用心用情服务企业,努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探索多元化延伸发展模式,促进箬叶与旅游、摄影等产业跨界融合。规划建设箬叶交易市场,破解箬叶资源利用“散小弱”问题,力争将箬叶发展成为富民强村、振兴乡村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