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游民的“黟县栖居记”

作者:黟 萱 发布时间:2025-07-21 09:04 信息来源:黟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当“一边旅居一边工作”成为新的生活风尚,黟县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数字游民心中的理想旅居地。这里既有推窗见黛瓦、出门入画屏的旅居环境,又有适配远程办公的便利条件,更有让“异乡人”找到归属感的社群生态。数字游民带着电脑与梦想而来,在古村的晨雾与夕阳中,书写着“旅居即生活,生活即工作”的新叙事。

在共赴中搜寻 于山水间安放理想

黟县对数字游民的吸引力,在于满足“居、旅、工作”等多维度需求。

黟县是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的所在地,拥有46个中国传统村落、1684处不可移动文物,众多的明清古建筑群构成了天然的沉浸式旅居办公空间,82%的受访数字游民表示,古村景观是其选择黟县的首要原因。作为全国首家且唯一的“气候康养旅居示范区”,黟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森林覆盖率达84.8%,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天然氧吧”和康养旅居标杆。与此同时,徽墨描金、木雕体验、鱼灯制作等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游民在工作间隙得以触摸到文化根脉,徽州“耕读传家”的理念更与数字游民追求自由、注重精神成长的价值观悄然形成共鸣。

便捷的交通与完善的旅居配套,解决了旅居游民的现实顾虑。黟县地处沪苏浙2—3小时交通圈,高铁让城市与乡村的切换轻松实现。在旅居空间打造上,黟县以黟川两岸综合体为核心,圈定西递镇潭口村、宏村印象、书画小镇等特色区域建成8个数字游民聚落免费开放点、2个“青年养老院”,满足数字游民不同旅居时长的需求,配套小剧场、图书馆、会议室、办公区、咖啡馆等20余类共享生态,为数字游民长期旅居提供美好环境,实现专注工作与社群融入的无缝衔接。

精准的旅居政策支持,让长期旅居无后顾之忧。黟县出台《黟县支持数字游民共居共创政策10条(试行)》,明确设立三个“100万元”资金,支持数字游民招引、创意创新及创业投资等工作,例如对毕业两年内首次来黟创办小微企业的,符合条件的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降低数字游民创业门槛;又例如升级更新“黟才码”“A+”等配套功能,实现景区免费游览等旅居福利。

在共居中赋能 让古村焕新活力

在黟县,数字游民的旅居不是简单的“到此一游”,而是与在地生活深度融合的“共创之旅”。他们带着理想和技能而来,在旅居过程中为古村注入新活力,同时在这片土地上收获归属感。

数字游民与在地文化的碰撞,催生出了独特成果,他们用更年轻的视角深度挖掘黟县故事,有人将当地有趣的人物故事编撰成《黟县在地旅居手册》,有人通过短视频将徽墨、木雕等非遗技艺传播至全国;哈佛毕业的数字游民张靓秋,在旅居期间主持设计的“丰梧季·水渠廊桥”,将徽州水利智慧与现代设计美学结合,斩获全球建筑界最高荣誉ArchitizerA+Awards2024年度单项大奖。在去年召开的第二届数字游民大会上,48场主题分享、10场创新工作坊、20个乡村创新项目路演,真正实现了创意的交汇。

与此同时,黟县通过“揭榜挂帅”等形式将产业需求转化为任务包,并定向定期向数字游民发布,包括并不限于乡村旅游规划、农产品包装设计、文旅短视频创作等,同时对数字游民提供的创意创新思路作品按照实际成效给予奖励,游民们在旅居过程中承接订单,既获得收入,又为当地发展助力。如数字游民团队策划的“塔川市集”“稻田咖啡”等活动,让旅居创意与乡土资源结合,带动“五黑”产品、稻田咖啡等销售额300余万元。

在共创中守望 在探索中延续新篇

数字游民旅居的可持续性,离不开科学的运营模式与持续的优化迭代。黟县以更灵活的旅居计费与空间管理适配游民需求,NCC黑多岛社区仅接纳入住2周至3个月的旅居者,按床位计费,既保障空间流动性,又控制旅居成本,同时通过“基础住宿+活动运营”的闭环,让旅居社区既能自我造血,又能维持亲民价格。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住宿供应不足、社群黏性不足等问题,黟县正推进“一核多点”布局,以古城为旅居会客厅,改造向阳旅社等闲置资产,扩大住宿供给,依托碧山、南屏等村落设点,分流核心区压力,同时探索“贡献值体系”,数字游民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技能分享积累积分,可兑换住宿折扣,增强旅居归属感。

从新华社的持续关注到全球600余人的报名申请,黟县数字游民旅居的实践,正在重新定义旅居内涵——它不仅是换个地方工作,更是一种与土地、与社群深度联结的生活方式。未来,黟县将继续强化旅居核心,一方面完善旅居基础设施,推进更多共享空间、交通接驳、生活配套建设,让长住便利化、短居品质化;另一方面深化旅居与地方的融合,鼓励数字游民在旅居期间注册企业、参与文旅开发,让“临时旅居者”变成“长期建设者”。

在黟县,数字游民的旅居故事还在继续,当晨光透过徽派建筑的天井洒在键盘上,当暮色中的古村咖啡馆传来谈笑声,无不证明着最好的旅居是让工作有意义、让生活有诗意,而黟县,恰好两者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