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棋镇:特色农场风生水起

作者:许 晟 发布时间:2025-07-18 08:23 信息来源:屯溪区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盛夏里的百亩荷塘,莲叶层层叠叠、挨挨挤挤,如一泓碧波随风荡漾。青翠欲滴的叶浪间,一朵朵粉荷凌波而立,或嫣然盛放,或娇羞含苞,完美诠释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

“这里是我们农场的藕塘种植基地,也是奕棋镇党建引领订单农业共富基地,今年种了莲藕80亩、茭白30亩、荸荠30亩。”近日,牛耳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树清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牛耳家庭农场建成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基地、鱼苗增殖站苗种繁育以及鱼苗标粗养殖示范基地,并流转无花果采摘园及周边闲置土地,围绕水产养殖、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研学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长塘水库附近,21个巨型圈养桶整齐排列,桶内养殖鳜鱼、草鱼等鱼类品种,用水来自水库里的山泉水。养殖尾水先排入沉淀池,经物理沉降,再排入水塘。塘内投放鲢鱼、草鱼,可以进一步净化水质,实现尾水达标排放。

记者轻轻拍打一个圈养桶,桶壁发出低沉的“咚咚”声。刹那间,水面漾开细密的波纹,成群的红鲤鱼苗如团花簇锦般聚拢而来。王树清笑言,它们还以为要喂鱼食呢,都形成条件反射了。

“我们有大型室内研学空间,可承接500人以内的研学活动;还建有团建运营中心,占地10亩。”王树清告诉记者,农场从2024年起开始接待游客,今后将聚力开展农事研学,多多举办蔬果采摘等活动。

作为屯溪区农业大镇,奕棋镇依托当地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创新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19家,为乡村振兴发展培育新动能。志斌家庭农场、毅龙家庭农场、苗瀚家庭农场等齐头并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进一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奕棋镇联动辖区生态农业、民宿旅居、亲子研学、高端运动等多元业态,打造“科技农业—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连片抱团发展新局面。

今年5月,奕棋镇正式启动多村连片农文旅乡村运营计划,推介舍得墨韵精品文化民宿、丢丢熊生态农场、牛耳家庭农场等8个项目,推动奕棋村、徐村、博村等9个村抱团发展,探索多村连片协同发展。

在奕棋村,舍得墨韵精品文化民宿充满乡风野韵。庭院一隅,斑鸠和鸣,雀儿啾啾,一只老茶壶歪斜着身子,成了铜钱草恣意生长的乐园,翠绿的圆叶顶起壶盖,更有几茎嫩芽从壶嘴里探出头来。

该民宿负责人介绍,除精致客房,民宿还提供竹林下午茶、户外烧烤、精致露营、会议团建、汉服旅拍、焚香煮茶、花艺品鉴、书法临摹、非遗体验、节日定制、剧本杀等产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乡村度假体验。

7月1日,幼儿园,50人;7月9日,185人,团建;7月11日,自助,53人;7月19日,100人,团建;8月8日,100人,团建;8月20日,120人,团建……奕棋镇徐村丢丢熊生态农场,小黑板上写着近期已完成和待完成的接待任务。

丢丢熊生态农场负责人方爱英介绍,农场以亲近自然、年轻潮玩、亲子乐园为理念,设置私房餐厅、下午茶、游乐园、萌宠园,主营企业团建、亲子研学、露营烧烤、游乐体验,打造融合多业态生态旅游教育基地。

农场一隅,小猪果园的葡萄架整齐划一,繁茂的藤蔓恣意舒展,交织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走近细看,一串串葡萄掩映在绿叶间,虽被精心包裹在防护袋里,却掩藏不住那若隐若现的翡翠般的光泽。

方爱英说,农场周边有3家水果采摘园,分别种植葡萄、草莓、嘉宝果。农场充分利用当地农文旅资源优势,加快推动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目前正在谋划一日游、两日游活动,将牛耳家庭农场、高尔夫酒店、舍得墨韵精品文化民宿等纳入旅游线路。

记者从奕棋镇了解到,2024年,该镇聚焦农文旅体康深度融合发展,壮大果蔬种植、传统文化、民俗体验等产业,融入创意表达,举办文旅活动20余场次,接待人数突破10万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近40万元。

“我们将立足镇域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鼓励家庭农场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加强与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实现要素共享、抱团发展,变传统农业为‘流量经济’,走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家庭农场创新发展之路,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奕棋镇党委书记程云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