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竹林下“金鸡”唱响致富歌
山间有密林,时闻鸡鸣声。在黄山区新华乡曹村村的山林中,养殖户刘文娟正在给放养的肉鸡投放饲料。
一只只土鸡分散在四处,飞上飞下,好不热闹。“咯咯咯,开饭喽……”刘文娟手捧玉米,随手一挥,百余只土鸡一拥而上抢食。
曹村村林地资源丰富,盛产雷竹,生态环境优良,为林下养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村立足森林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探索“雷竹+林下养鸡”特色产业模式。一群群活力十足的“金鸡”唱响致富歌。
曹村村大山组的鸡养殖在雷竹种植基地里,养殖区并不是连片集中的,而是零星分散在大山密林中。各个养殖点都拥有轮牧鸡群的广阔山林,隔山隔水,鸡鸣相闻,互不往来。
鸡苗满月前,觅食能力差,先在林边棚内喂养,夏日还有电风扇降温消暑;满月后,小鸡钻出棚外,跑进林间玩乐觅食,傍晚自行回棚;再长大一点,鸡群以山林为家,每天食虫啄草,体格强壮,精气神十足;“野”了两个月后,鸡差不多到了产蛋期。这时,养殖户将鸡装进大棚内成排分层的离地笼舍中,告别“山林放养”,转为“离地笼养”。
这种立体种养模式构建了完整的生态循环链:土鸡在竹林间自由觅食昆虫杂草,其排泄物转化为天然有机肥反哺竹林生长,既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又提升了竹笋品质。这种仿野生环境使鸡群发病率降低60%,独特的竹香浸润更造就了肉质紧实、风味浓郁的优质农产品。刘文娟介绍:“我们的竹林鸡日均运动量达8小时,鸡蛋品质更佳,市场价也相应提高了。”
目前,曹村基地已形成800余只的标准化养殖规模,通过“基地直供+电商云销”双轨模式,产品覆盖沪苏浙皖地区多个城市。为延伸产业链,当地正着力打造“丰曹农品”区域公用品牌,计划引入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和溯源二维码技术,同步开发竹林研学、生态体验等农旅项目,预计年底前将带动周边15户农户参与,户均增收2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