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拼”的干劲抢工期 以“抢”的姿态抓进度

徽州区奏响高质量发展“奋进曲”

作者:方 舟 发布时间:2025-05-22 08:10 信息来源:徽州区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连日来,徽州经济开发区年产15000吨太阳能背板复合专用胶粘剂项目施工现场,数十名工人紧锣密鼓地调试生产设备、安装污水处理设施,为企业6月中旬试生产全力冲刺。这个总投资1.28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3.5亿元的项目是徽州区大干二季度的生动缩影。

进入二季度以来,徽州区按照市委“比发展、讲奉献、重实干”作风建设要求,锚定全年目标,从强化要素保障到优化项目服务,以“拼”的干劲抢工期、以“抢”的姿态抓进度,奋力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项目建设“加速跑” 激活发展新动能

塔吊林立的工地上,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机器轰鸣的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开足马力……从农业深加工到高端制造,从传统产业升级到新兴领域突破,伴随一个个“徽字号”项目迅速落地生根,徽州区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

高端制造,“链主”领航催生集群效应。在城北高端制造产业园的施工现场,总投资5.47亿元的“链主型”项目正拔节生长。作为徽州区工业强链补链的关键布局,该项目包含5个工业子项目,聚焦精密制造、智能装备等领域,建成后将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集群效应。

特色农业,科技赋能奏响三产融合新曲。在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赛道上,黄山赏友花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新式茶饮二期项目令人瞩目。二期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通过智能化生产体系和现代化质量管控系统的搭建,提升药食同源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全面达产后将形成年产300吨新型茶饮制品的生产能力,可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

新材料领域,项目助力产业新突破。黄山源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阻隔膜生产项目建设全面完工。高阻隔膜作为新材料领域的重要产品,在新能源、电子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该项目占地面积5亩,建成后将为区域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新支撑,进一步增强徽州区在新材料市场的竞争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又一强劲引擎。

从工业项目的“硬核”推进到农业项目的“接二连三”,徽州区正以项目建设为支点,撬动产业能级跃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徽州经济开发区121户规上企业产值42.37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三大主导产业产值40.46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新开工项目3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超16亿元。

营商环境“再升级” 厚植企业发展沃土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今年以来,徽州区锚定“让企业满意”这一核心目标,以市场主体需求为“风向标”,从政务服务、市场监管、要素保障等多维度精准发力。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规范有序、高效便捷、公平透明的市场化营商环境。在信用服务的赛道上,徽州区精心编织全链条信用管理网络,创新推出“登记注册+信用修复”同步办理模式,累计帮助506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停止公示处罚信息7条,为企业重塑信誉扫清障碍。实施“一业一查”联合监管,累计覆盖企业478户次,检查结果100%公开。

在数实融合的浪潮中,徽州区勇立潮头,筑牢安全与发展“双基石”。引进黄山雷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徽州化工园区重大风险防控平台,能源、环保、安全、应急等6大模块如同“智慧哨兵”,24小时守护园区安全,助力园区成功创建较低安全风险等级(D级)园区。

在政务服务创新实践里,徽州区以“数字+”为笔,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突破口,围绕开办运输企业、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22个“一件事”流程再造,专题培训提升服务本领,模拟演练打磨服务细节,90余件集成办件见证着服务效能的飞跃。“政策—系统—服务”联动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广纳良言,8条整改建议推动服务再升级。创新“交地即办证”模式,今年以来,4宗工业用地实现交地与发证“零时差”,平均缩减企业办证耗时5个工作日。

稳岗就业出实招 托举民生“大幸福”

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李洋正专注地操作设备。谈及如今的生活,他感慨道:“以前在外打工,一年到头难得回家。现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家人,收入还稳定。”这番朴实话语,折射出徽州区通过精准施策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为畅通就业渠道,徽州区人社部门搭建起线上线下联动的招聘矩阵。今年一季度,密集举办57场招聘会,吸引1232家民营企业提供12840个岗位,促成2104人达成就业意向。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精心组织了退役军人专场、高校毕业生专场等特色招聘会,极大提高了招聘的精准度与成功率。“政府把我们急需的员工送上了门,在今年年初举办的‘上九’庙会招聘会上,我们就招到了20人。”谈及招聘效果,安徽日基焊接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小伟连声点赞。

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徽州区更着眼长远培育技能人才。黄山炎培职业学校与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成效显著。“23级谷捷定制班”49名学生带着扎实的专业技能走进企业车间。这种“入学即入岗”的创新机制,让企业技术骨干走进课堂参与教学,学生实训直接对接生产需求。自2021年启动校企定制培养以来,已有163名青年技工通过这条“人才直通车”实现高质量就业。从人岗精准匹配的招聘现场,到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课堂,徽州区正通过就业服务提质与职业技能提升的“双引擎”,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端稳“金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