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解锁多花黄精产业升级“标准密码”
日前,祁门县《多花黄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多花黄精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两项市级地方标准获批发布。至此,该县已累计发布4项多花黄精相关地方标准,涵盖种苗繁育、林下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环节,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多花黄精产业标准体系,为黄精产业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祁门多花黄精资源丰富,《祁门县志》载:明万历年间,九华山僧人收购祁门黄精炮制“九华黄精”,品质上乘,求药者众;明嘉靖及清乾隆年间,祁门黄精多次入选徽州贡品,颇负盛名。祁门黄精因其植株多花,根茎多糖含量指标高于其他产区黄精,被称为“多花黄精”。
近年来,祁门县在打响“十大皖药”黄精品牌效应上下功夫,传承创新药食同源黄精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市场遍布全国。“祁门黄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颁证;祁门多花黄精中药材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成效凸显,已成功研发出黄精贡酒、黄精茶、黄精果脯等康养产品10余种。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多花黄精产业,祁门县黄精龙头生产企业与省科研单位合作,共同制定地方标准,在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同时,推动黄精产业规范化升级。经过多年努力,成功研究制定了《多花黄精林下栽培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全县多花黄精产业实现了从种源控制、科学种植、生态防控到加工贮运的全链条标准化管理。通过“实践—标准—实践”的循环优化,突破了多花黄精组培快繁技术、生态仿野生栽培技术等关键难题,并成功应用于规模化生产,显著提升了种苗成活率和药材品质,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可复制的标准化生产模式。目前,全县已建成4000余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多花黄精产业总产值达4700万元,其中种苗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标准化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下一步,祁门县将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推动多花黄精产业向品种优质化、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品牌高端化方向发展,重点培育“种苗繁育—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康养旅游”的全产业链体系,致力于将多花黄精打造成为区域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