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茶乡”入画来
春末夏初的祁门茶乡大地,处处飘逸着新茶的芳香。在“早茶之乡”箬坑乡红旗村,完成改造的冯家顶原生态土墙屋民宿集群,将红茶之乡生态康养旅游做得“高山打鼓名声在外”;在“产粮大镇”安凌镇芦荔村,草绿色的田野里成片绽放着紫云英,与乡村会客厅、咖啡屋相映成趣,野花香、咖啡香弥漫在乡舍村野,“微改造”项目让芦荔村变身远近闻名的乡村精品休闲旅游小景点,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年来,祁门县在大力实施微改造提升、微景区培育、微创意运营、微循环发展、微奉献治理“五微”行动中,聚焦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五美”目标,力求以小切口实现大目标。
闪里镇桃源村围绕“新时代桃花源记”主题定位,依托物华天宝的“良田美池”和人杰地灵的“一村九祠”,引入皖农公司入驻,投入7000万元,把桃源村打造成了一幅“芳草鲜美、屋舍俨然”的徽派乡村画卷,带动村民就近就业。塔坊镇响潭村围绕“四季鲜甜、和美响潭”的主题定位,依托村内大片果园和“十八年矛盾不出村”的全国乡村治理典型经验,打造集乡村治理研学、特色果蔬采摘园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经济富村裕民新路。
此外,围绕“创意黄山、美在徽州”乡土文化主题内核,祁门县创意赋能传统文化,培育特色“微景区”。坚持“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一村一风韵”,围绕各村自然资源、人文底蕴确立村庄主题,结合主题口号设计特色亮点,系统推进差异化发展路径。目前,全县已建成“礼仪桃源”“稻香芦荔”“荷美芳村”等主题特色鲜明的精品示范村;打造了联枫村“忆童趣”、白塔村“塔峰广场”、双凤村“艺术小院”、石坑村“乡见石坑”、奇口村“醉美倒湖”、光辉村“茶香光辉”等300余处“微景区”和特色亮点,进而带动了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增长,实现“规划一张图、村村有灵魂”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借助和美乡村建设契机,祁门县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坚持以拆破局,还原村庄脉络肌理,以“小投入”实现“大蜕变”。坚持“多元发力,百花齐放”,深耕差异化打造路径,使“一村一主题、一村一风韵”落在实处。新安镇洪家中心村依托村内“国保”古戏台,在村庄建设中融入脸谱、戏服等戏曲元素,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坚持“聚焦三细,提标成效”,以“绣花”功夫推进节点建设“微手术、精提升”,在“想法”上注重细致、在“做法”上注重细微、在“做工”上注重细节,避免水泥等现代化材质过度使用。闪里镇易溪中心村在村庄建设中,以鹅卵石嵌草“留白”道路两侧,避免到边到拐的生硬感,推动节点“实用性”与“美观性”自然深度融合。
围绕和美乡村建设主题,祁门县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宣传,一方面,将“四净两规范”和“四勤两参与”等环境整治标准,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线上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另一方面,开展最富“生态美信用好超市”、最美“祁遇五小园”、最美“小红花红黑板”等评比活动,以“光荣榜、小喇叭、积分兑换”等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和美乡村环境整治和项目建设运营。
祁门县以“五微”理念为引领,将生态底色、产业特色、文化亮色、民生暖色交织成网,在这片被茶香浸润的土地上,书写出新时代“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