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厕所革命”

黟县打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米”

作者:吴 浩 发布时间:2025-04-12 09:08 信息来源:黟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黟县创新运用数字化管理手段,构建“线上+线下”农村卫生厕所长效管护体系,让群众用上“放心厕”,绘就生态宜居新图景。

在渔亭镇楠玛村,村民胡锡泉家中厕所水箱出现漏水情况。他通过贴在墙上的“农户厕所管护牌”联系报修,不到半小时,管护员余师傅便携带配件上门,15分钟内就解决了问题。“打个电话就来了,修得又快又好。”胡大爷说。

黟县全面建立“农户报修—县级调度—乡镇分配—村级上门—限时办结—群众评价”的服务模式,通过传输现场维修照片和群众验收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形成厕所维修问题闭环台账。

按照“一户一码”原则,黟县为每户设置一个单独的服务二维码,考虑到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专门设置了一条电话报修热线。通过将每户的专属二维码、电话服务热线和卫生厕所有关使用管理须知合并制作成一张农户厕所管护牌,全部发放张贴到户,方便群众出现厕所问题时及时报修。

为确保服务精准高效,黟县设立8个乡镇管护站、38个村级服务点,在提供农村厕所维修服务的同时,制定“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设备、有电话、有明细、有经费、有台账”的“八有”标准,并将管护员补助与服务绩效挂钩,确保服务到户、满意到人。

据统计,截至目前,黟县已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2.2万余户,普及率96.2%,建立2万余户厕所台账,形成厕所管理“一张网”,实现了数字化调度、扁平化管理。

“我们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配备38名专职管护员和23辆吸粪车,实现农村户厕和95座农村公厕运维全覆盖。群众通过扫码或电话报修,我们第一时间响应,真正实现了农村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污满了有人掏、公厕日常有人管。”黟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乡村建设股负责人余彦骅表示。

从改厕普及到全面维护,从“厕所革命”到数字赋能,黟县以小厕所撬动大民生,让农村人居环境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