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渔亭

作者:蒋若童 尹文君 发布时间:2025-01-06 08:34 信息来源:黟县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行走在冬日的黟县渔亭镇,水杉正红,乡村和美,既能领略到田园村舍与最美风景道交织的自然之美,又能感受到特色节点与创意街区所展现的乡村之韵。

在汪村村口,一个别致的口袋公园引人注目。公园虽小,却“五脏俱全”,集健身器材、秋千、天幕休憩区等多元休闲功能于一体,成为村民放松身心、说话聊天的好去处。

“这两年村里通过环境整治,将田园风光和公园建设完美结合,老百姓的居住品质大大提升。”汪村村民章立敏说。

除了对自然风光的雕琢,渔亭镇还注重人文元素的融入。

在1981复古艺术街区现场,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店立面施工。红绿配色的外立面与上世纪80年代历史风格的墙绘瞬间将人拉进了时空隧道。“我们以皖赣铁路渔亭火车站1981年的历史节点和时代风貌为原型,高标准建设渔亭文旅融合主题特色小镇。”渔亭镇副镇长洪骏川说。

近年来,渔亭镇积极践行景村融合发展理念,致力于乡村颜值和气质双提升,通过精心规划和打造,一个个美丽节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汪村香米是渔亭镇的明星农产品。

走进汪村碾米加工厂,机器轰鸣,稻谷被送入机器内,经过入仓、脱壳、过筛、装袋等工序后,变成了晶莹剔透的香米。这些香米色泽度高、米粒洁如珠玑、质细而圆润,蒸煮后油亮生辉、软硬适中、爽滑可口,深受市场欢迎。

“汪村香米不仅品质好,而且口感极佳。”汪村村党支部书记黄卫果介绍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电商、展销会等载体,汪村香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对接各大商超、农家乐、企事业单位等销售渠道,寻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随着汪村香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还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

到渔亭,停一停。

在渔亭镇团结村下坦组,有一座名为“桂花小院”的民宿,主人是70多岁的李阿姨。她从县城回到老家,将老房子翻新改造,并以“村房短住”的形式吸引城市旅居客。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乡愁老屋的温馨与宁静,还可以品尝地道的农家菜和特色小吃。

在相距不远的长亭渔歌民宿,“90后”民宿主理人汪珑为游客打造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田园居所。他带领游客下河玩水、摸鱼、体验非遗文化渔亭糕的制作等。

“渔亭渔亭,到渔亭就得停一下。”洪骏川说,“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收获山野里的自在,成为城市人群休憩停驻的第二家乡。”

如今的渔亭镇,正在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市民和游客“停”在渔亭,或在田间地头采摘果蔬,或在民宿里品尝农家美食,或在山间小道上漫步赏景……感受这里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