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四高”协同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发布时间:2025-11-07 17:42 信息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十四五”以来,黄山市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目标,采取强有力措施持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连续5年达到96%以上。

高站位谋全局,开展二氧化碳达峰行动。出台《中共黄山市委 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黄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工业、住建、农业农村、能源等领域专项方案,不断健全绿色低碳发展制度体系。建立“两高”项目评估论证机制,严把“两高”项目审批,截至2025年6月,我市无存量“两高”项目。

高质量抓落实,强化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构建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体系,印发《黄山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编制温室气体清单,按年度组织4家重点单位实施碳排放报告制度。清洁能源发展提速,实施光伏、风电项目4500个,装机达69万千瓦。强化生态固碳能力,加强天然林和湿地保护修复,发布57处一般湿地名录。深化低碳城市建设,2023年获评低碳城市试点优良城市,黄山风景区获全国首个山岳型“零碳景区”称号。建成市级林业碳汇项目库,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26.9万亩,创新“林业碳票+零碳景区”“林业碳票+生态司法”等多元化消纳模式,实现生态价值转化新突破。

高覆盖凝共识,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扎实推进,制定并实施《黄山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推动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融合。“生态美”超市建设成效显著,出台《“生态美超市”建设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实现乡镇全覆盖,年均参与兑换36万余人次,年均兑换垃圾超3000吨。绿色出行全面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从355辆增长至486辆,新能源公交车辆占比从74.4%提升至97.3%,连续5年推广“一角乘公交”暖民心行动,持续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活动。绿色创建活动持续深化,制定《美丽庭院建设指南》,开展美丽庭院“满庭芳”系列宣传活动,3户庭院入选全国精品案例;创成市级生态环境教育基地9家,2家入选省级基地。

高标准求实效,气候变化协同监管体系初步建成。制定实施《黄山市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启动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融合清单编制,推进协同管控。监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新建143套多要素自动气象站、2部X波段天气雷达等设施。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将气象预报预警纳入应急广播、政务平台等14类传播渠道,建立高级别预警“叫应”和直报机制。常态化开展无缝隙、递进式气象预报服务,提升防灾减灾精细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