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民生幸福图景 筑牢社会善治根基——“十四五”民政工作实效综述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努力提高民政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全市民政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实现全面兜底。在全省率先建成黄山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创新开展“徽帮您”一站式服务,推进“一次申请、分类审核”机制。全面推进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建设,具备3万元及以上启动资金的村(社区)753家,实现全覆盖,累计开展急难救助833人次,支出资金50.56万元。制定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建立低保动态调整机制,2025年城乡低保分别为每人每月851、762元,比2021年分别增长34%、20%;城市特困救助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1277元,农村特困救助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991元,比2021年分别增长20.4%、19.4%,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相协调的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发展格局。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保障低保对象190.6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8.79亿元;累计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4.27亿元;累计临时救助困难群众1.77万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610.5万元,充分发挥了社会救助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2021年至2025年连续五年开展社会救助领域专项治理,进一步净化了社会救助环境,保障了社会救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多元化开放发展。制定出台《黄山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黄山市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黄山市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2021-2023)行动计划》系列文件,设立黄山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提供重要遵循和有力保障。建成7个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01个乡镇养老服务中心、4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56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覆盖率均为100%。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体)5个,农村村级养老服务站(农村幸福院)395个。3家养老机构获评安徽省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家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家荣膺安徽省四级养老机构,3家获评省级智慧养老示范工程,6家被评定为长三角(安徽)健康养老基地。制定印发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实施方案,完成适老化改造2614户,建成家庭养老床位240张。建成并投入运营老年食堂(助餐点)115个。培训养老护理员等从业人员4208人次。全面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高龄津贴惠及老人5万余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到100%。
社会福利体系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集中供养标准从1510元/人/月提高至1980元/人/月、社会散居标准从1100元/人/月提高至1370元/人/月,保障标准位居全省前列。配备105名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753名村(居)儿童主任,儿童关爱保护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网络全覆盖。将屯溪区儿童福利院打造为区域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全市孤弃儿童15名。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保障困难残疾人17596人、重度残疾人24326人,支出资金17820.3万元。强化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行动,通过“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等活动开展宣传,实现流浪乞讨人员应救尽救。2021年以来累计救助4843人次,支出救助资金1507.7万元。开展贫困家庭白血病儿童和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爱心圆梦”“春蕾助学”“福彩助你上大学”等各类慈善救助项目。2021年以来接收社会捐赠款物累计超过350万元。“十四五”期间,全市共销售福利彩票7.432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 8545.59万元。
社会事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健全殡葬领域法规政策体系,修订《黄山市殡葬管理实施细则》,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墓葬管理的指导意见》系列文件。新建改扩建城乡公益性公墓52座,新建殡仪馆3座,县级公益性公墓覆盖率100%。办理身后“一件事”500余件,持续巩固文明祭祀成效。2022年实现婚姻登记“市内通办”,2023年5月份承办涉外、涉港澳台居民和华侨婚姻登务,6月开展内地居民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改革试点,开展市级婚俗改革试点乡镇建设,持续多年在“2.14”“5.20”等特殊节点举办集体颁证仪式。实施“乡村著名行动”,不断提高地名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水平,累计命名和标准化处理乡村地名1000余条,地名标牌设置2000余个,智慧门牌设置4.8万个,地名信息采集上图总量达5275件。高质量完成第四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全面启动第五轮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完成省级界线皖赣线、市级界线黄宣线和10条县级行政区域界线的联检任务。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1221万元,建设黄山市精神病人福利院1座,设置床位136张。
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组织登记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网上办事便捷高效,31项社会组织登记服务事项全部实行全程网办。社会组织监督管理不断强化,社会组织重大活动报告制度、年度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得到严格落实。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有力,打击处理非法社会组织和涉嫌非法社会组织21家。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取得成效,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设立帮扶项目200余个,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为疫情防控捐款捐物200余万元。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构脱钩任务全面完成,全市103家行业协会商会在机构、职能、资产财务、人员管理、党建外事与行政机关做到“五分离”。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社区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数量由2019年的443个发展到5050个。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社会组织“党建入章”率100%,社会组织综合党委所属社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



皖公网安备 34100002000108号
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