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积金中心:三向发力提升服务效能

发布时间:2025-09-16 17:25 信息来源:市公积金中心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为进一步提升住房公积金服务效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完善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市公积金中心创新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优化制度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构建更加普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住房公积金服务体系。

一、聚焦“惠民”目标、提升住房保障功能

1.毕业生缴存补贴。针对留黄就业并满足相应缴存条件的我市中等教育以上院校毕业生,出台专项政策,给予一次性缴存补贴和贷款补贴,以“免申即享”方式发放。截至目前,累计为423名毕业生发放一次性缴存补贴8.46万元,为21户家庭发放一次性贷款补贴3.15万元,有效缓解青年群体住房压力,吸引更多人才留黄发展。

2.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印发《黄山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办法(试行)》,首次将快递员、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自2025年7月9日新政策执行以来,截至8月底,新增灵活就业缴存人员1380人,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让更多新就业群体享受到住房公积金政策红利。

二、围绕“利企”导向、优化为企服务举措

1.企业缴存补贴。针对非公“四上企业”建制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出台专项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非公“四上企业”,按新增建缴职工人数给予企业缴存补贴,以“免申即享”的方式发放,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激发建制动力。截至目前,已累计为62家企业发放缴存补贴77.87万元,有效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向民营经济延伸。

2.创新金融服务。自2024年1月安徽省首笔“公积金信用贷”在黄山市成功落地后,中心不断深化“公积金+金融”服务模式。目前已与7家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合作全覆盖,并推出线上全流程办理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为76家企业发放“公积金信用贷”151笔,总金额达3.56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提升企业资金流动性。

三、构建“便民”网络、提升群众服务质效

1.增设服务网点。为加快推进“就近办、多点办、一次办”住房公积金便民服务圈建设,拓展服务覆盖范围,自2024年12月以来,全市新增受托银行住房公积金便民服务点30个,覆盖7个区县。提供缴存、提取、贷款及证明打印4类共28项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服务,为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渠道。

2.打造智慧服务。依托皖事通APP、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实现24项个人业务“7×24”小时全程网办。成功发布长三角公积金系统首个真人形象AI数字人主播—“黄小金”,该数字人主播将通过短视频形式在互联网渠道投放,可实现“7×24”小时的政策咨询,有效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推动住房公积金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展望未来,市公积金中心将继续坚持以服务民生、服务企业为根本宗旨,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强担当,不断深化制度改革,优化服务体系,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