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徽州文化“两创”研究课题调研座谈会在市档案馆召开
近期,科技赋能徽州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课题调研座谈会在市档案馆举行。会议由省徽学会副会长杨永生主持。课题组组长、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省徽学学会副会长陈瑞及调研组一行,市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徽学专家代表参会。
此次会议聚焦“科技如何为徽州文化‘两创’提供可行路径”展开深入研讨。陈瑞在介绍课题时强调,该研究由省委领导牵头提出,彰显省级层面对徽州文化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徽州文化在活态传承、创新传播中面临现实挑战,科技是破题关键。课题将立足徽州文化发展实际,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模式,助推徽文化创造性转化。
会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结合职能,围绕科技在徽州文化资源保护、数字化传播、场景化应用等领域落地路径提出务实建议;徽学专家从学术视角,就徽州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科技呈现形式的创新融合深入论述,为课题研究拓宽思路。
市档案馆馆长汪朝晖介绍了档案部门在科技赋能徽州文书保护与利用中的探索成果,同时指出当前工作仍面临三大瓶颈:一是保护利用专项投入和人才支撑不足,二是资源数字化、智能化转化程度有待提升,三是文书资源活化利用成效与文化内在价值匹配度不高。他表示,市档案馆将以数智时代为契机,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优化档案整理流程;梳理徽州文化资源,紧扣文旅融合战略,强化资源活化利用,着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徽文化品牌 IP,为千年文脉注入时代活力。此外,他倡议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凝聚政府、学界、企业等多方合力,推动科技赋能工作形成“一盘棋”格局。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探讨了科技赋能徽州文化“两创”的核心方向与实施路径,为后续课题研究深化、政策制定实施提供参考,为徽州文化在新时代借助科技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