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四维发力” 律师服务 精准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法治是营商环境的“最优解”。今年以来,黄山市司法局紧扣市场主体需求,创新推出“四项举措”,组织全市律师精准发力,从“织密网络、破解难题、精准供给、营造氛围”四个维度,打通企业发展中的法治堵点痛点,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织密服务网络,实现主体“全覆盖”。构建专业矩阵,整合组建“新兴领域公益律师服务团”“工商联法律服务团”“市消保委公益律师团”等10支专业化团队,服务触角延伸至全市所有县区。筑牢企业“防火墙”,推动大中型国企、重点民企普遍设立法律顾问,降低企业风险管控成本。截至目前,全市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企业法律顾问超800家,提供“量体裁衣”式法律服务。持续开展“企业合规建设行”专项行动,律师服务团深入企业一线,今年以来已实地走访企业188家,组织合规、法律风险防范等专题培训96场,开展政策解读105场,累计帮助企业梳理法律风险点147个,提出专业法律意见161条。重点项目“管家式”护航,为30个省级重点项目配备专属“法律管家”,提供涵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家式、精准化、增值性”法律服务。
破解急难愁盼,实现服务“全方位”。关口前移,变“救火”为“防火”,引导律师服务模式从被动应诉向主动防控转变,深度嵌入企业运营各环节(公司治理、合同管理、劳动人事、知识产权、投融资、数据合规等)。风险排查“治未病”,通过尽职调查、合规体检、制度审查等系统性手段,提前识别并化解潜在风险。在歙县经济开发区、休宁工业园区等地开展的“送法进园区、进企业”系列活动,将法治培训、体检和合规宣传送到企业“家门口”。例如,休宁工业园区某科技企业经律师“体检”完善用工合同,成功规避了潜在的群体性劳资纠纷风险。
精准供给需求,实现产品“全周期”。创新驱动服务升级,成功举办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激励律师团队研发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法律服务产品,精准对接市场多元化需求。政策红利“直通车”,组织律师精心编印政策清单、法律手册,重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惠企新政,确保政策红利精准、高效惠及企业。产业服务精细化,指导律所组建细分产业服务团队,针对不同行业特性,提供法律咨询、模拟法庭、纠纷化解等多元化服务。在服务新兴产业方面,律师深度参与政策法规解读,为企业量身定制合规方案。赋能特色产业发展,律师积极参与《黄山市民宿促进和管理条例》立法论证,提供专业建议,助力民宿业主依法依规改造升级,规避生态保护、知识产权等风险;创新设计“非遗技艺质押融资”模式,联合建设银行黄山分行推出专属信贷产品,有效盘活徽文化IP价值,为文化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营造法治氛围,实现宣传“全过程”。建立立体宣传矩阵,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网络。线上,在黄山广电台开设《律师热线》栏目(2025年已播出28期),聚焦民宿经营、知识产权等热点难点,解析法律风险,普及法律知识。开展“律政先锋”品牌行动,发挥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党员律师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园区宣讲合规典型案例,提升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优化要素保障软环境。调研问需促提升,通过实地走访律所、企业等形式,专题调研律师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宣传推介司法行政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举措,推动法律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无缝衔接、同频共振”。
从“被动应诉”到“主动护航”,黄山市律师队伍正以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为市场主体铺就一条“风险可控、发展有路”的法治坦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黄山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与工商联、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完善律企常态化对接机制,进一步激发律师服务的内生动力,让法治真正成为黄山营商环境最闪亮的“金名片”和最强劲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