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师赴铜陵参加安徽省第二批省级初中生物学教研基地启动会暨“皖美课堂”观摩活动
4月16-17日,黄山市初中生物学教研团队一行15人赴铜陵市第十中学衡山路校区,参与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2025年安徽省中学生物学教研工作会议暨‘教研江淮行——皖美课堂’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通过深度观摩、研讨与经验交流,全面汲取教学改革新理念,助力区域生物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共建教研基地,锚定发展使命
16日下午,第二批省级初中生物学教研基地启动会议召开。黄山市黄山第二初级中学教师王进作为第二批基地校代表发言时提出,将与我市第一批省级初中生物学教研基地屯溪四中携手,以“本土资源融合”和“课程开发共享”为抓手,深化实践探究型课堂。黄山市教科院组织两所省级教研基地校负责教师全程参与会议,与全省专家共同探讨教研基地建设目标,明确以“探究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区域协作路径,为我市下一阶段初中生物学教研工作厘清方向。

聚焦课堂实践,赋能教学创新
17日上午,活动进入“皖美课堂”教学实践展示环节。黄山市教师代表观摩了多节示范课例:
铜陵市永丰初级中学吴成老师以《铜陵白姜的栽培》为案例,通过“栽种—养护—收获”全程实践,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的科学原理,凸显生物教学与乡土资源的深度融合。

铜陵十中贾思姚、刘赛银老师执教《呼吸作用》,以“玉米堆的‘小秘密’”“地窖安全信号灯”等生活化问题为切入点,构建“问题驱动—实验验证—模型建构”的探究链条,充分展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变革理念。
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邵瑞老师和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吴志强老师对公开课进行专业点评。课后,黄山市教师与省内专家深入研讨,认为此类课堂基于乡土情境,通过真实问题来驱动教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专题讲座引领,深化理论实践融合
17日下午,铜陵市义安区教研室徐云芳老师作《基于植物栽培的实践活动设计》讲座,分享“乡土资源与课堂实践结合”的创新经验,为黄山市团队提供了“课程开发就地取材”的新思路。
人教社新教材培训专家钟能政教授则以《生物学教学中科学思维培养策略》为题,系统阐释“问题驱动—证据推理—模型建构”三步教学法,为黄山市教师科学设计探究活动、提升课堂实效性指明方向。
深耕教研联动,助推区域教育提质
活动尾声,省教科院陈万鹏总结强调:“生物学教学应突破传统边界,以实践为核心,培育学生科学素养。”黄山市初中生物学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深化与省级教研基地的联动,进一步整合黄山本土资源(如徽州传统农业、景区生态资源等),推动“实践探究型课堂”模式落地,并通过资源共享、联合教研等形式,促进全市生物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此次跨区域教研活动,既为黄山市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黄山市初中生物学教育将以“皖美课堂”为标杆,以两所省级教研基地校为抓手,持续探索实践创新与科学教育融合路径,助力安徽省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