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出生机与活力
——黄山市供销社综合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一家市级供销社实控1家上市公司和1家拟上市公司,引入1家上市公司重组社属企业;60多年来,资产总额翻了5200倍、销售收入翻了近6万倍、上缴税收翻了9万倍、利润总额翻了14.6万倍……
数字是经营成效的明证,向好数据的背后,是黄山市供销社数年来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自我除弊与锐意执楫。
在改革深水区、攻坚战中,市供销社以改革创新赋能,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全方位推动社有企业发展,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向好态势。
“改”出来的发展新活力
冬日时节,走进市供销社社有企业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生产线上热火朝天,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1957年由供销社创建,从山野田间向野生植物取宝的草棚车间出发,从1992年黄山永新装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正式兴办,到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再到黄山市工业企业排头兵,企业一步步由小变大,从黄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23年末,企业资产总额39.03亿元、总市值51.14亿元、营业收入33.79亿元。
永新股份的成功是市供销社社有企业改革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市场,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如何在竞争中增强实力?
混改是一个重要突破口,是一次打破原有体制的“新生”,是一场大破大立的变革。2016年以来,市供销社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组建黄山供销集团,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重点,以现代治企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社有企业发展壮大,争做骨干、勇当龙头。
目前,市供销社社有企业90%以上为“混企”,在软包装、新材料等不同产业领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设立绿色新材料基金,夯实可持续发展多元支撑力,截至10月底,拥有控参股企业116家,其中一级企业52家,10家制造企业全部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1家。
“改”出来的产业新动能
8月9日,深交所传来好消息,黄山谷捷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成功过会;11月6日,获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进入股票发行上市前的最后冲刺阶段,将成为市供销社第二家社有上市企业。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谷捷公司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产品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2%,稳居全球第一。但成立之初,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从混改入手,企业破局。
在完成体制机制转变后,市供销社积极借力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要素资源配置导向作用,锁定科技创新,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社有企业技改提升。坚持发展眼光,紧盯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坚信世界先进水冷锻造工艺大有可为,2012年出资1500万元增资谷捷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技术创新始终是核心驱动力。”公司副总经理程家斌介绍,近年来,在市供销社大力支持下,公司积极抢抓市场机遇,提升产能规模,加大技术研发及创新投入,产品性能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比如在创新运用冷精锻工艺生产铜针式散热基板方面形成一系列核心技术,填补境内企业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产品领域市场空白,竞争优势愈发突出,客户覆盖国内外知名功率半导体厂商,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迭代升级树立了标杆。
2018年,企业扭亏为盈。2023年末,企业资产总额5.6亿元、销售收入7.59亿元、利润总额1.91亿元、上缴税收0.68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33.3倍、123.8倍、1271.7倍、325.3倍。
市供销社还通过资源互补,引入深圳赛格、上汽科技对公司进行战略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推动公司改制设立股份公司,促进治理决策机制健全。
“改”出来的资本新空间
混改其实是供销社社有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与谁合作、怎样混合?
市供销社因企制宜,遵循存量企业按混合所有制优化股权结构、新增企业以混合所有制组建思路,加强各层级社有企业间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积极推动“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
——坚持投资主体多元,通过引入相对分散且资源互补的多元股东,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东相互制衡,促进治理决策机制健全。比如2019年投资1.5亿元,联合1家民企和2名自然人组建黄山友谊南海公司新上TGIC项目,参股各方优势叠加,合力推进项目基建、设备调试、环保审核、客户开发等工作,从建设到试产只用了15个月,试产半年就实现销售收入9500万元、利润3800万元,成为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理规划股权结构,遵循以盈利能力而非话语权为合作考量因素的理念开展项目合作,从而持续提升社企的整体竞争力。如安庆华兰科技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遭遇瓶颈,若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必须寻求对产业发展具备战略意义且能够左右未来走向的合作者。于是,市供销社决定引进中国胶粘剂行业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回天新材实施战略重组。重组后,回天新材持有51%的控股权,这一变动显著增强了安庆华兰在技术、渠道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市供销社还优化资本布局,以直接融资、评级发债、银行信贷、新设基金等不断提升信用评级和资本运作能力,开启“供销+金融”发展模式。
改革无止境,扬帆再出发。2024年3月,以市供销社(供销集团)占股51.5%、市国资占股 48.5%,成立黄山产业投资集团,在全面深化改革上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新起点上,黄山供销集团将纵深推进社有企业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