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执”此青绿 厚植高质量发展的“青绿”底色

作者:余帆 发布时间:2023-07-25 11:38 信息来源:市交通运输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绿色减碳”是全球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工作重点之一。安徽省黄山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绿色发展导向,以“执着”之心、聚力“执行”、传承“执手”、加强“执法”,厚植高质量发展的“青绿”底色,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交通力量。

执着——新能源“绿色”出行

实施绿色低碳交通出行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黄山市交通运输部门执着于促进出租车行业及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加速新能源船舶制造,下好绿色城市公共交通“先手棋”。

2023年新采购新能源公交车3台,截至目前,黄山市共有在册公交车471台,其中新能源公交车445台,占比为94.48%;黄山市共有出租车850台,其中,新能源巡游出租车46台;新能源教练车也有所更新,自2022年7月,歙县金马驾校和徽州区安达驾校共采购24辆自动挡东风风神牌新能源汽车作为教学车辆。更环保、更舒适的新能源车辆为黄山的公共交通增添一抹“绿色”。

近日,黄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休宁分中心发布《月潭湖陈霞渡口电动客渡船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枞阳县帆华船舶修造有限责任公司中标,黄山市第一艘新能源电动客渡船即将“上新”,为黄山市水域推广新能源船舶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大力推广应用电力新能源船舶对绿色航运发展、船舶节能减排、减少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执行——“绿色”为企业赋能

新能源公共交通为广大群众带来了更为舒适的出行体验,“多式联运”则降低能耗,为企业实实在在省钱。“多式联运”是指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

近年来,黄山市持续全方位、多途径为当地企业提供价廉、高效的物流运输途径,助企降本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当下,随着安徽自贸区黄山联动创新区启动建设,中欧中亚班列常态运行,黄山-宁波舟山港、黄山-上海港海铁联运顺利开通,黄山市集装箱办理站正式运营。截至六月底,中欧中亚班列累计发运集装箱652标箱,运输茶叶约7500吨,降低碳排放约84吨。黄山-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集装箱列车进一步提高了运输、装卸效率,有效降低市域内各区县企业的短驳成本。与原有公路运输方式相比,通过海铁联运运输的每个集装箱可节约运费1000元左右,降低综合物流成本约25%,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执手——破“旧”立“新”在路上

黄山市交通运输局加快国三排放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步伐,打好道路运输领域“蓝天保卫战”,向生态环境、公安交警、财政、商务等多部门先后多次征求意见,联合制定印发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黄山市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数据库,根据淘汰车辆的车型及淘汰时间给予差别化补助,鼓励车主提前淘汰,促进更新。自7月1日方案实施以来,已完成47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

环保工艺助力绿色化建设。黄山市交通运输公路部门在公路建、养、管中积极探索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用“四新”技术打造低碳绿色公路。G233、S347、S226、G237线路面修复工程都采用了泡沫沥青冷再生工艺,对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和水泥稳定基层材料进行再生利用。相对于传统的路面大修工艺技术,该技术具有缩短施工工期、环境污染小、节约造价等显著优点,同时解决了道路废料处理的问题,路面旧料利用率能达到100%,是一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新技术,促进旧路面材料的循环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促进公路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

执法——筑牢绿色环保“防火墙”

执法工作覆盖道路业态、公路业态、水路业态、质监业态、治理超限超载,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强化机动车维修企业监督检查、危化品专项整治,开展固体废弃物清理行动、塑料污染治理重点工作、治理公路路面污染与扬尘,持续加强港口船舶防污染管理;积极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减少交通扬尘污染,截至6月底,支队累计投入执法人员9128人次,执法车辆2541台次,出动执法船艇42艘次,巡查里程累计47481公里,现场纠违涉路行为406起。共查处超限超载267台,卸载货物569.51吨,严厉打击了各类破坏环境行为和超限超载运输行为,以实际行动强力推进了环境大治理。

下一步,黄山市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在交通运输行业厚植高质量发展的“青绿”底色,朝着更绿色、更低碳、更环保的方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