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公安探索推行“网上警民议事厅”警务机制

发布时间:2022-11-10 11:15 信息来源:市公安局 阅读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今年以来,黄山市公安局以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公安升级版、网络版、创新版为目标,落实省厅决策部署,把网络载体融入社区警务,借助微信群建立“网上警民议事厅”,全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努力实现“守护平安全时空,服务群众零距离,汇聚温情暖民心”,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打通警民联系的“最后一纳米”。

紧扣“三个高”,推动“网上警民议事厅”扎根深、触及广。坚持把“警民良性互动”作为警民议事厅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多举措落实“网上警民议事厅”各项工作。一是高效率落实“平行建群”。目前,全市307名社区民警,共建群420个,群内成员累计达140802人。社区(驻村)干部、网格员、物业管理员、治安积极分子、以及居民住户、企业代表和民警成为了“群友”,共同参与到社会治理工作之中。二是高质量开展“七项功能”。结合社情民意实际设计了“彩色宣传小贴士”,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法律宣传、提醒告知、弘扬正气等七个方面服务,全力拉近与群众距离。三是高水平运用“三项机制”。建立健全会商、上传、反馈、调度机制,警种快速反应机制,非警务诉求转办分流等三大工作机制,继续加强“上下联动”、密切“横向协作”,把“警民议事群”建设成为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平安群、人民群众每天都离不开的放心群,积极推动警民议事工作在黄山落地开花。

把握“五个度”,推动“网上警民议事厅”效果好、作用实。黄山公安机关以“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为契机,延伸服务管理触角,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初显成效。一是掌握民意有精度。通过微信群采集民意信息,对群众反映集中和突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努力将服务延伸到群众的身边。二是回应诉求有速度。以换位角度为导向,置身群众当时之情境,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第一时间开展便民服务8322次,取得效果良好。三是化解纠纷有力度。以“眼睛瞪得大大的”敏锐,从群内群众的发声中捕捉信息,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并全力核查化解,确保矛盾纠纷不扩大、不升级、不恶化。工作开展以来,通过议事群线上线下化解矛盾纠纷总次数346次。四是巡逻防控有准度。采取线上对议事群巡查,线下开展巡逻防控工作,将安全防范和打击犯罪相结合,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巡逻防控4893次,不断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群众的安全感进一步提升。五是宣传发动有广度。积极发动社区(村)干部、江淮义警、居民代表、治安积极分子、企业员工代表、网格员、志愿者、乡贤等各类人员加入微信群,利用驻村入户走访、核酸检测、反诈宣传、交通劝导等时机强化宣传力度,鼓励和发动群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法治宣传14793次、提醒告知15174次、弘扬正气6444次。

聚焦“四个联”,推动“网上警民议事厅”出亮点、有特色。努力将“网上警民议事厅”根植于徽州文化沃土,结合徽州传统优良文化,探索一条适合黄山实际的群众路线。一是强化“文化+治理”联动。充分挖掘徽州文化善治等优秀因子,创新将“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融入“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线下以“谦谦之风”消“邻里矛盾”,真正做到邻里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二是强化“警民桥+议事厅”联动。创新“警民桥”平台开展“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平台集宣传、议事、服务、监督、线索收集为一体,在和谐警民关系、提高警务效能、强化群防群控、维护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有机结合“万家灯火”志愿巡防队和“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开展群防群治,借助线上微信群在民情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纠纷调解以及举报违法犯罪行为上下功夫,联合“江淮义警”在线下巡逻防控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让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四是强化“宣传+预防”联动。将线上宣传和线下预防相结合,以解答群众咨询为契机广泛宣传物权、婚姻、治安处罚法方面的政策法规,针对群众反映涉及财物盗窃、诈骗等安全隐患,通过线上即时提示、线下调查处置有效预防各类警情发生,同时在线下调解群众纠纷时注重法律知识宣传,使调解工作更加有理有据,真正做到调解一件,宣传一片,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