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485759671/202307-00006 信息分类: 互动回应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文日期: 2020-07-27
发布机构: 黄山市气象局 发布日期: 2023-07-03
生效日期: 2020-07-27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入梅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互动回应】入梅以来气候特征

作者:市气象局 发布时间:2023-07-03 07:58 信息来源:黄山市气象局 阅读次数:

问:入梅以来气候特征有哪些?

答:我市6月2日入梅,较常年偏早14天,为2001年以来最早。入梅以来,受主雨带南北摆动影响,全市范围内共出现14次暴雨过程和多轮持续性强降水,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梅雨总体呈现入梅时间早,雨带南北摆动、降雨日数多、雨量大、强度强等特征。

1、气温

入梅以来(6月2日至7月23日08时),全市平均气温25.9 ℃,较常年(26.4℃)偏低0.5℃。6月13日和7月22日屯溪区、黄山区、歙县和休宁县出现高温天气,最高屯溪区达36.6℃(22日)。

2、降水

入梅以来(6月2日至7月23日08时),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为1162.5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仅次于1996年(1194.1毫米);其中屯溪入梅至今降水量1161.9毫米,为历史同期第一多(第二为1999年1068.7毫米)。雨量分布不均,最多祁门县1522.3毫米,最少歙县956.0毫米。

截至目前,梅雨量较历史均值(401毫米)偏多近2倍;与2019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偏多近1倍。

3、主要天气过程

入梅后受主雨带南北摆动影响,全市范围内共出现14次暴雨过程。

6月全市平均降水日数22.3天,较常年同期偏多6.8天,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6月3日、10日及19-20日降水强度大,每日均有3个以上区县达暴雨,其中19日和20日全市均有4个区县暴雨。

7月上旬,我市遭遇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508.6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多(第二为1996年424.8毫米),与历史同期均值(104毫米)相比,降水偏多近4倍。中旬我市多雷阵雨天气,其中15-16日和19-20日降水明显,全市平均降雨量92.5毫米,较常年同期(54.1毫米)偏多7成以上。

入梅以来,我市强降水过程不断,特别是6月18-28日及7月2-8日持续强降雨引发城乡内涝,中小河流山洪及塌方、滑坡等地质灾害,全市在地作物被淹、房屋倒损、道路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