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黄山日报:这里的“文保”挺新潮
编者按: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云冈石窟考察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加强文化旅游融合,推进文化创新发展,守护徽州历史文脉,推动文物资源由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走出了一条新潮的历史文化保护之路,让珍贵的徽文化焕发新的光彩。而文化遗产映照的文明之光,也逐渐点燃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照亮前行之路。
30年来,黄山风景区牢固树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理念,正确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关系,强化底线思维,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黄山风景区:
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近年来,黄山风景区启动一批文物保护项目,重点推进黄山摩崖石刻群抢险加固工程项目。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景区文化事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已开展温泉、云谷区域前期勘察研究,目前正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实行分期立项申报。
1990年,黄山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30年来,景区牢固树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理念,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自申遗开始,景区先后开展摩崖石刻专项调查、景区文物普查、景区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古墓葬专项调查。2013年,黄山登山古道及古建筑和黄山摩崖石刻群双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景区“国保”零的突破。
2017年以来,景区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投入,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实施并完成一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主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桥一亭一殿”(麟趾桥、送子桥、观瀑亭、毗卢殿)和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炼玉亭的文物本体保护修缮,以及千僧灶、灵锡泉、普门塔等文物保护性设施修缮和环境综合整治。
景区充分发挥护林防火、环卫等一线管理队伍优势,建立并深化景区文物古迹联合巡查监测机制,全方位加强文化遗产日常监测巡查。近年来,通过对西线钓桥至天海古道、东部凤凰源深谷古道、北门松谷脚庵遗址、石笋矼古道及古遗址、光明顶至皮篷古道及古遗址、云谷寺至罗村古道及古遗址和白沙岭至仙僧洞古道等开展全面探寻调查,新发现古道3条、古迹遗址7处、神龛2座、清代题刻2处。
目前,景区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近5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景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100多处;博物馆保管的可移动文物主要有玉石、印章、陶瓷、铜器、金银器、造像、钱币、书法、绘画等,以及档案馆保管的书画艺术品。
“这些是见证、研究黄山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发展的珍贵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该负责人说,文物资源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特殊的旅游资源。景区始终秉持“保护第一、永续利用”理念,进一步提升黄山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确保文物资源安全,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紧密融合。
近年,景区不断加大历史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利用力度,通过整理研究黄山文物、藏品、历史资料等,挖掘黄山文化遗产内涵,编纂完成《王君华摄影遗作黄山辑》《黄山风景区博物馆藏品辑》《普门研究资料辑》《黄山古蹬道》等文化专著。同时,充分利用“文物普法月”“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等活动,推出《黄山文物精品展》《黄山文化与自然遗产展》等专题展览,营造了社会关注、游客关心、公众参与景区文物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丰富了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内涵和品牌影响。 ·许 晟·
西递宏村不断深化文旅融合,积极融入市场和现代元素,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优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惠及人民群众,文物保护实现了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的重大飞跃。
西递宏村:
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
初夏时节,黟县西递景区,沿青石板路徐行,后边溪潺潺相伴,地里的竹篱笆凸显农耕气息,青山在不远处耸立。至“桃源居”,士山旅游公司有关负责人黄家平迎出,“这儿将打造成文人雅集场所,墙上镶嵌有砖、瓦、石与玻璃砖,传统与时尚对话,在这里可以喝茶、弹琴。”黄家平介绍,公司租赁20幢老宅,共1万余平方米,有些濒临倒闭,杂草丛生,2年前在政府监督下,请专业设计和有资质古建公司开始修缮,至今完工一半,集居家、度假、休闲、康养于一体。记者看到,房内有民国时期老床,院里栽兰花、红枫、天竺、菖蒲、睡莲、桂花等,与青山相映成趣,老宅生机焕发。
百匠堂在西递供销社原址上改扩建而成,展示黟县徽文化遗产,设射箭、投壶等多个互动项目,让游客观赏、体验、研习。走进偌大的院内,鼓乐声声。工作人员项静指着一老房子说,那幢原是烘茧站,快要坍塌,南京淳璞公司修缮后展示古牌坊和金箔技艺,让游客流连忘返。
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西递镇党委书记吴海涛告诉记者,通过有序利用,村民意识到古民居及徽文化的巨大价值,保护主动性更强,一般维修自己出资,发现隐患立即整改,且相互监督、提醒。
在科学保护基础上,西递村旅游开发阔步向前,新业态丰富,“西递传奇”灯光秀、高端民宿集群、徽韵。西递新村、遗产小镇从历史中走来……
宏村古民居间是一条条窄巷,水系无处不在,红灯笼在屋檐悬挂。
松鹤堂内,美人靠、古廊亭徽韵浓郁,锦鲤畅游水中。游客静坐,看鱼,看徽派建筑,似入古徽州时空。松鹤堂建于清代同治年间,1998年被改造成凡舍精品客栈。女主人王艳说,客栈300多平方米,客房10间,房价二三百元,“我们隔段时间就小修,2008年大修,换大梁,2009年换望板,自己愿意出钱。”
村民汪建辉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于2013年投资百万元,修缮老宅清代的馀庆堂,发展民宿。“家里,防火门、水喷淋、烟感报警器等消防设施都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靠老房子发展,保护是必须的。”汪建辉语气坚定。
宏村镇镇长王歆感言,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宏村村民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更强了,这也得益于旅游有序开发的反哺。去年,宏村景区门票收入1.4亿元,部分归村集体,一些分到每家每户,一些用于古民居保护。从全镇而言,村“五老”志愿者队、镇专职消防队、景区专职执法队联手,今年更用航拍巡查,保护力度空前。 ·黎小强·
潜口民宅博物馆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激发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潜口民宅博物馆:
让历史文物“开口说话”
5月22日上午10时左右,国家5A级景区潜口民宅,一群外地游客经扫码、测温,下载皖事通预约后,进入景区参观游览。“这里集中展示的明清建筑工艺精美、特点鲜明,生动呈现了当时高超的工匠技艺,令人大饱眼福。”一游客感慨地说。
潜口民宅是一座古建筑专题博物馆,保护明、清古建筑24幢,涵盖祠堂、牌坊、民居、私塾、收租房、店铺、戏台、桥等多种古建筑类型、时间跨度500多年,是徽州古建筑的精品展示地。同时还有铜器、瓷器、字画、砖雕、木雕等可移动文物500余件。相继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评“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2008年起免费对外开放。
近年来,潜口民宅博物馆充分挖掘古建筑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实现动与静、物质与非物质、旅游与文化的充分结合,充分利用古民居和馆藏文物,陈列、展示、宣传文化遗产,发挥博物馆宣传、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潜口民宅博物馆于2009年4月获省文化厅授予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称号。为让基地“活”起来,博物馆先后吸引了徽州木雕、砖雕、竹雕、徽墨、明清家具等多位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民间工艺大师入驻,通过现场展示徽州传统技艺,让游人、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2019年,潜口民宅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传习基地。
博物馆每年结合“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传承、旅游发展等主题展览,旨在弘扬徽州文化和传统技艺,将优秀文化遗产的精神和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不断促进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中,潜口民宅博物馆联合市内博物馆、纪念馆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流动展览、知识宣讲、非遗展演、社会教育、专家鉴宝、文创展示以及“文博人说文博事”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文物是死的,也是活的,”潜口民宅博物馆馆长吴青介绍,“只有让文物‘开口说话’,讲好徽州故事,文物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才能让更多人通过文物,了解古徽州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钟 伟·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积极融入新时代,通过科技手段,打造了云端展馆、线上社教等新产品,探索出预防性保护等新路径,推动徽文化从历史的深处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
从传统走向未来
5月21日,在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的黄山市非遗文创体验中心,记者看到硕大的荧屏前,黄山市各类非遗文创产品交替显现,让人目不暇接。“这是玉扳指。”说话间,副馆长姚昱波在指尖拨划后,能看到比原作放大数倍的清晰细节,让人感觉特别惊喜。
据了解,近年来徽博通过以VR全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先进科技手段,不仅让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也让其走出馆墙,愈发生动、智慧起来。
姚昱波说,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全面体现徽州文化主题的历史文化类专题博物馆,要坚持保护第一,并用科技助推博物馆从传统走向未来。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有馆藏文物近10万件(套),集徽州文化展示教育、收藏研究、培训服务、旅游观光、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等为一体,是市民和游人全面了解、生动体验徽州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徽州社会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集中展现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推动文物与科技深度融合,实施VR、AR、线上博物馆带你‘云端’观展等,促进文物保护利用。”姚昱波介绍,目前他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馆藏文物的微环境监测系统、纸质文物脱酸实验室、黄山市非遗文创体验中心等,同时和黄山学院一道就此成立了多种课题组,通过对藏品保存状况、环境变化等更加“耳目通达”“反应敏捷”,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对症下药,文物保护正在从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从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保护转变。
同时,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不断地推出线上社教、线上博物馆展览,云直播等,将藏品、展品、库房、展厅、游客等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通过系列线上线下的“博物馆之旅”,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目前不仅基本满足市民和游客对多层次、多元化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展示了博物馆构建均等化、广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共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