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8697/201802-00085 信息分类: 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 2018-02-27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全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2017年进展情况及2018年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8-02-27 11:07 信息来源:市发改委(物价局) 阅读次数:

一、2017年进展情况

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和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全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工作运行高效有序。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审定印发《黄山市贯彻落实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后,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领导小组会议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等研究部署相关工作,5个专项小组累计召开10余次工作推进会议,我市休宁县、黟县、歙县顺利完成省三次视频交流调度会议汇报。各重点工程牵头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架构和推进机制,各区县出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贯彻实施意见和施工方案,市、县两级建立了协调联动、督查落实、考核评估、奖惩问责等工作推进机制。

二是项目推进扎实有力。建立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库,摸排重点项目?个,总投资超?亿元。市四套班子领导2次带队赴区县开展五大发展暨重点项目专题调研督查活动,全力协调推进各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任务落实。2017年,31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6.2亿元、增长8.3%;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0个,竣工27个,全面完成省下达考核任务。

三是督查考核成绩优良。顺利完成省五大发展督察组赴我市开展的实地督查工作,积极对接汇报,持续推进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并定时反馈整改情况,得到省充分肯定和认可(据初步了解,我市推动五大发展行动落实情况在全省年度综合考核中排名第7)。根据安徽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安徽城市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基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安徽五大发展指数评价报告,我市在全省“五大发展总指数”得分排名第3,紧邻合肥、芜湖之后。其中,我市协调发展指数、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

四是五大发展全面推进。创新发展方面。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四大主导产业和“市级队”工业企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增加值分别增长21.4%、18.8%,“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成效明显,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全域旅游加速发展,过夜登记游客突破900万人。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2家,黟县获批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增新增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和市级创新平台8家以上,授权发明专利增长14.6%。协调发展方面。市县两级空间规划编制完成。黄杭铁路、月潭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一环三片”加快建设,跻身全国“城市双修”试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2个镇入选中国特色小镇,3个小镇入围省级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绿色发展方面。《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编制完成。创新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举办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严格划定“三条红线”,全面实施“河长制”“林长制”,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省首位。开放发展方面。全市到位内资增长23.5%,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36个,北京城建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外贸进出口额增长12.9%,新增外资企业9家,新增友好城市(景区)10家。共享发展方面。财政民生保障支占财政支出比重达80%以上,34项省市民生工程全面完成。顺利完成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健康黄山、平安黄山建设等稳步推进。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本次会议精神,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坚持项目化思维和工程化举措,进一步加大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压实工作责任。按照领导小组会议审议意见,尽快印发我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修订版)重要举措分工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对照省相关要求,制定市五大发展行动计划2018年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重点工程推进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落实“三查三单”制度。督促各专项小组、各重点工程牵头单位启动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工程施工方案修订工作,建立健全工作台账。督促各区县结合实际做好实施方案修订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二是强化项目支撑。动态更新五大发展重点项目库,全力组织实施“1123”攻坚计划,确保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100个,深度谋划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完成省级重点项目投资200亿元以上、市级重点项目投资300亿元以上。适时组织开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落实情况及重点项目督查活动,研究解决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问题,切实保障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有效实施。

三是抓好协调调度。对照省要求,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协调各区县做好省视频交流调度会汇报,加强与各专项小组对接,督促落实好省、市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协调推进重点任务、重大工程落地生效。完善工作交流、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继续编印五大发展行动简报,做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宣传报道。

四是完善政策环境。不断健全五大发展配套政策体系,完善市“1+N”系列政策、巩固扩大“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成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常态化服务实体经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跟踪研究,及时提出针对性举措,确保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目标任务落在实处。建立健全市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考评办法,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凝聚形成推动五大发展行动工作合力。

具体到各专项发展行动,主要是:

在创新发展上,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6项重点任务,突出抓好“三重一创”建设等15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推进“旅游+”,努力构建引领黄山发展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四大主导产业、“市级队”工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区工业产值均增长15%以上,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过夜登记游客突破950万人,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

在协调发展上,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围绕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等5项重点任务,突出抓好中心城区能级提升等11项重点工程,推动区域联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一环三片”建设和“城市双修”试点,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力争新增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3个以上。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精心建设一批田园综合体和休闲农庄,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在绿色发展上,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4项任务,突出抓好月潭湖综合开发等9项工程,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全面实施新安江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巩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二轮试点成果,积极争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河长制、林长制,继续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环境质量保持全省领先,确保完成省下达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在开放发展上,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围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等3项任务,突出抓好外贸主体和平台创建等3项工程,大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全国重要的茶叶出口基地,力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突破4亿美元。全领域扩大对内开放,积极融入杭州都市圈,坚持引资和选商引智引技相结合,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上取得新突破,力争新签亿元以上项目120个,到位内资超230亿元、增长10%。

在共享发展上,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等7项任务,突出抓好就业创业促进等16项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力争全市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2354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着力抓好就业创业,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快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加快解决群众住有所居问题,进一步兜好民生底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