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003139067/202009-00198 信息分类: 其他文件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工业、交通,企业,其他,通知 发文日期: 2020-09-23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9-29
生效日期: 2020-09-29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黄政秘〔2020〕30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黄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山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9-29 14:26 信息来源:市政府办 阅读次数:

各区、县人民政府,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黄山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9月23日        

 

 

 

 

 

 

黄山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

为贯彻落实《黄山市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机制。

一、工作目标

以产业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可量化、可统计、可比较、可考核”为导向,围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工作机制(简称“链长制”),突出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补短板、锻长板,加快完善产业链,有效融通供需链,全面提升价值链,加快打造一批具有黄山特色的产业集群、领军企业、拳头产品和高端品牌,推动产业层次和水平大提升,力争到2022年,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十亿级、五十亿级、百亿级、两百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助力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

二、工作机制

在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建立“总链长——总牵头单位——分链长——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工作机制,形成“一个产业链、一批重点企业、一批重点项目、一个以上产业集群、一个以上公共服务平台、一套政策支持体系”的发展局面,其中:

总链长负责牵头推动相关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主导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按月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按季度召开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统筹推进重点方向产业链协同发展。

总牵头单位负责协助总链长抓好相关工作落实,每月梳理汇总主导产业及相关重点方向“链长制”工作推进情况,并向总链长和市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分链长负责牵头推动相关重点方向产业链发展,研究提出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重点工作、政策举措,按月组织开展督查调度,协调解决企业培育、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牵头单位负责协助链长抓好相关工作落实,承担重点方向产业链发展的日常工作;调研梳理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掌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制约瓶颈等情况,理清产业链发展的具体需求;按照“可量化、可统计、可比较、可考核”要求,制定产业链发展具体量化指标体系和年度工作计划,常态化组织推进;建立并调整充实重点企业库、重点项目库,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推动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加快项目引进推进、投产达产。

责任单位负责配合牵头单位,主动参与并协同做好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积极支持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协助解决重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

三、工作分工

(一)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重点方向:生物医药、新安医学)

总链长:孙 勇

总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1.生物医药

分链长:孙 勇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局等

发展重点:生物医药、医疗服务、健康养生等

2.新安医学:

分链长:张正竹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投资促进局、市文化和旅游局等

发展重点:新安医药、新安医学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

(二)数字经济产业(重点方向:5G产业链、大数据产业、物联网产业、线上经济创新实验区、产业数字化)

总链长:朱策

总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5G产业链

分链长:毕普民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

发展重点:滤波器、5G光传输、光模块、5G天线等5G通信设备以及5G场景应用等

2.大数据产业(数字产业化)

分链长:毕普民

牵头单位: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等

发展重点:数字内容相关产业

3.物联网产业

分链长:朱策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等

发展重点:传感器、物联网创新应用等

4.线上经济创新实验区

分链长:朱策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黄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管委会等

发展重点:智慧旅游、在线新零售、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等

5.产业数字化

分链长:毕普民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等

发展重点: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两化融合、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等

(三)智能制造产业(重点方向:汽车电子及装备制造、新材料)

总链长:毕普民

总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汽车电子及装备制造

分链长:毕普民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发展重点: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

2.新材料(精细化工)

分链长:毕普民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发展重点:环保型涂料、环保型油墨、功能性复合材料和特种助剂等

(四)绿色食品(重点方向:绿色食品加工、饮料天然饮用水、茶产业、菊花产业、山泉流水养鱼、特色养殖)

总链长:毕普民

总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1.绿色食品加工

分链长:毕普民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投资促进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林业局等

发展重点:茶叶食品、徽州传统食品、健康休闲食品等

2.饮料天然饮用水

分链长:毕普民

牵头单位: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投资促进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等

发展重点:中高端矿(山)泉水、特色饮品等

3.茶产业

分链长:张正竹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商务局等

发展重点:茶叶精深加工、新产业研发、茶叶包装、茶文旅融合等

4.菊花产业

分链长:张正竹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等

发展重点:开发推进菊花+旅游、+康养、+会展等新业态,推动菊花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

5.山泉流水养鱼

分链长:张正竹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水利局等

发展重点:黄山泉水鱼

6.特色养殖

分链长:张正竹

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

发展重点:皖南花猪、皖南中蜂等

(五)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方向: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古建筑业)

总链长:程红

总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1.文化旅游

分链长:程 红

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

发展重点:新型景区、徽州民宿、休闲美食、康养旅游、夜间文旅、徽州研学、非遗传承等

2.体育产业

分链长:程 红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投资促进局等

发展重点:竞赛表演、体育旅游、运动康养、体育会展、体育用品制造等

3.古建筑业

分链长:杨 龙

牵头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发展重点:徽州古建等

附件

生物医药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孙 勇

牵头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人

丁士礼

2020年

工作目标

新引进生物医药或医疗设备研制企业3家,产值超5000万元以上企业达10家,市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启动建设。新引进医疗服务机构1-2家,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高端医疗服务核心区启动建设。市级以上康养类特色小镇和服务业集聚区分别达到10、4个,新开工康养类建设项目10个。

2022年

工作目标

生物医药企业数量和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市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初步成型。营收达亿元以上医疗服务机构达3家,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高端医疗服务核心区初具雏形。各类型康养机构、企业、基地、度假区等达到100个,举办市级以上康养类活动10场次,康养产业发展成为全省标杆。

现有重点企业

天目薄荷药业、天目药业、中新生物医药、南京同仁堂黄山精制药业、科宏生物、华绿园、海迦生物、金富医疗器械、中皇制药、安尔安、盛基药业等

现有重点项目

胚胎萃取液及衍生物生产加工、工业化雨生红球藻生产基地、昌仁快泊智慧养老、林下中药材种植及产学研基地建设、新安康养小镇、市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新安医学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张正竹

牵头单位

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人

方克家

2020年

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升新安医学研究能力和水平,打造新安医学国医名师品牌、打响“新安名医堂”品牌,搭建新安医学产学研用平台,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

2025年

工作目标

新安医学医疗健康服务高地建成,新安医学治未病的优势作用、重大疾病治疗的独特作用、疾病康复的协同作用充分发挥,实现市域内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新安医学医疗健康服务辐射国内外;新安医学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传播更加广泛,传承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人才不断涌流;新安医学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医疗、养老、旅游多业融合更加深入,经济社会效益彰显。

现有重点企业

黄山蜂源公司

现有重点项目

新安医学研究中心业务综合能力提升项目、皖南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5G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毕普民

牵头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人

冯学祥

2020年

工作目标

力争完成5G基站建设1300个,加大企业培育,促进邦耀科技、光锐通信、东晶电子等企业规模上台阶。

2022年

工作目标

实现全市5G网络全覆盖,贯彻落实《安徽省5G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2年)》,在5G核心元器件、5G网络设备上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一批特色优势产品、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打造一批5G典型应用场景。

现有重点企业

铁塔黄山市分公司、电信黄山分公司、移动黄山分公司、联通黄山市分公司、邦耀科技、光锐通信、东晶电子等

现有重点项目

5G网络站点建设项目、邦耀科技5G天线数字化车间项目、光锐通信高速率大通量光模块数字化车间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大数据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毕普民

牵头单位

市数据资源管理局

责任人

胡梅元

2020年

工作目标

基本完成市城市大脑(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营。推进政务数据和经济、社会数据归集,年内完成100%的政务数据(国家安全等特殊部门数据除外)和60%的社会数据汇聚任务。

2022年

工作目标

基本建成并运行江淮大数据中心黄山市子平台,城市数据中心及通信运营商大数据中心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抢抓合作共建杭黄绿色产业园机遇,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力争培育5-10家本地化大数据或软件开发公司,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数据共享方面应用。

现有重点企业

云海黄山大数据公司、徽扬物联、谛听科技等

现有重点项目

中国银联黄山大数据中心项目、青网新经济产业园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物联网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朱 策

牵头单位

市科技局

责任人

张 兵

2020年

工作目标

深化与无锡市物联网项目合作,推进歙县经济开发区物联网创新项目建设,加速物联网企业引进培育和技术创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

2022年

工作目标

积极推广物联网应用,推进工业企业设备、产线互联互通,加快工业物联网建设。支持城市公共设施、电网等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加快公共领域物联网改造。

现有重点企业

昌辉电器、瑞兴汽车电子、徽扬物联等

现有重点项目

歙县经济开发区物联网创新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线上经济创新实验区“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朱 策

牵头单位

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人

丁士礼

2020年

工作目标

聚焦“宅消费”“云办公”“网管理”场景推广应用线上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围绕黄山高新区、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等,启动建设2个以上线上经济创新实验区,摸排一批重点企业,实施并谋划一批重点项目。

2022年

工作目标

创建“2+”线上经济创新实验区,推广“30+”应用场景,培育“30+”线上经济创新型企业,打造“30+”线上品牌产品,突破“10+”在线关键技术。基本形成一批数字文创、新零售、在线教育、智慧旅游、在线办公、在线医养、线上制造、线上科创、线上出行等数字经济新业态。

现有重点企业

黄山文投集团、黄山开投集团、驴妈妈公司、黄山智慧旅游公司等

现有重点项目

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昌仁快泊智慧养老、全域旅游和交通公共服务线上平台等项目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产业数字化“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毕普民

牵头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人

冯学祥

2020年

工作目标

新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2家以上、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以上、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家以上。

2022年

工作目标

力争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达10家以上,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认证企业达30家以上,建成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达30家以上。

现有重点企业

屯溪高压阀门、昌辉汽车电器、神剑新材料、黄山电器等

现有重点项目

小罐茶智能工厂项目、瑞兴汽车电子汽车零部件全自动SMT数字化车间项目、永新股份健康安全型复合材料智能工厂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汽车电子与装备制造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毕普民

牵头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人

冯学祥

2020年

工作目标

力争新入规企业12家以上,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50亿元,实施工业投资项目38个以上,完成“机器换人”项目50个;新增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企业2家以上,新增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家以上,建设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家以上。

2022年

工作目标

力争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税收、利润年均增长15%以上。力争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2家;上市挂牌企业50家以上。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以上。实现我市汽车电子,零部件及装备制造产业高度集聚,延伸汽车电子、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

现有重点企业

黄山工业泵、昌辉汽车电器、富田精工、黄山菲英、三佳谊华、金马科技、泰客轨道电气、兆能实业等

现有重点项目

鼎瑞新基地、汽车座椅骨架及核心零部件扩产、振州电子二期、三佳谊华迁建、安徽科瑞新电气、高精端装备制造、德伯杰机电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毕普民

牵头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人

冯学祥

2020年

工作目标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0亿元以上,新增入规企业4户以上,实施完成技改项目5个以上,创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1户、绿色工厂1户、绿色设计产品1类。

2022年

工作目标

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亩均税收15万元以上。重点培育骨干企业10家以上,其中产值超10亿元3家,超5亿元7家以上;上市挂牌企业15家以上。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家,院士工作站2个以上,博士工作站5个以上,发明专利100件以上,建成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5家以上。

现有重点企业

华惠科技、锦峰实业、神剑新材料、永新股份、新远科技、恒远新材料、新力油墨科技、泰达新材料等

现有重点项目

年产31000吨PET发泡芯材、联固化工、绿洲新型建筑材料、年产1万吨TGIC技改扩建搬迁、聚烯烃交联改性收缩膜、年产5万吨高性能改性材料、年产20000吨硅酮密封胶、清洁化生产及污染治理措施改造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绿色食品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毕普民

牵头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人

冯学祥

2020年

工作目标

力争新增规上企业8家,规上工业实现产值95亿元、同比增长10%,实施工业投资项目10个以上。

2022年

工作目标

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达3家,超10亿元企业达2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达6家,上市挂牌企业7家,省商标品牌示范企业达15个,中国驰名商标达15个。

现有重点企业

超港、苗知府、桃源食品、徽三农产品加工、徽厨食品等

现有重点项目

徽州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年产5000吨烘焙休闲食品、匠传食品科技园、源本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园、南溪南豆腐产业园、黄山绿色食品仓储冷链物流中心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饮料天然饮用水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毕普民

牵头单位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责任人

冯学祥

2020年

工作目标

力争水企业产值1.8亿元。

2022年

工作目标

饮料天然饮用水产值力争突破5亿元,培育1-2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饮料天然饮用水龙头企业,引进1-2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知名饮用水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同行业中等水平,建成1家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保持Ⅰ类和Ⅱ类水体环境功能,主要天然饮用水开发区域内污水和生活垃圾实现100%达标排放和无害化处置。

现有重点企业

新安六股尖山泉水、康师傅(安徽)黄山饮品、无极雪食品、迎客松啤酒等

现有重点项目

年产10万吨啤酒生产线迁建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茶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张正竹

牵头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人

王 武

2020年

工作目标

茶叶一产产值达38亿元,全市一半茶园推广应用“粘虫黄板+生物农药+生态农艺”绿色防控模式,完成新安江沿线缓坡茶园“坡改梯”工程1000亩。

2022年

工作目标

茶叶一产产值达45亿元以上,茶叶电商销售额达15亿元以上,全市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80%以上茶叶产品农残检测结果达到出口欧盟标准。

现有重点企业

小罐茶、谢裕大、王光煕松萝茶业、猴坑茶业、祁红发展(天之红)、祥源祁红茶业、六百里猴魁茶业、黄山茶业集团、新安源公司

现有重点项目

黄山小罐茶运营总部基地(一期)、抹茶生产加工、中茶谢裕大(黄山)系列名优茶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发展、祁红智能化清洁化黄山徽茶标准化加工基地建设项目、新安源年产5000吨有机茶叶精深加工及衍生产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菊花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张正竹

牵头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人

王 武

2020年

工作目标

全市菊花总产值力争实现12亿元,菊花电商交易额达到1.5亿元、增长10%。组建菊花产业化联合体1个,培育菊花龙头企业10家,建立菊花标准化示范基地500亩。

2022年

工作目标

菊花种植总面积达10万亩,总产量1.4万吨,总产值15亿元。建立脱毒菊花组培苗供应基地100亩,年供应脱毒苗3000万株;培育壮大菊花龙头企业15家,实现产值5亿元;组建菊花产业化联合体5个,发展菊花示范家庭农场10家,培育“一村一品”菊花示范村10个。

现有重点企业

芽典生态农业、歙县雅氏茶菊、歙县徽苑商贸、翠绿茶菊公司、山里山茶业、徽谷茶业、赏友茶业等

现有重点项目

休宁县现代农业产业园菊花项目、休宁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项目、市菊花脱毒组培苗繁育供应体系项目、2020-2021年道地药材黄山贡菊产业竞争力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山泉流水养鱼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张正竹

牵头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人

王 武

2020年

工作目标

建设(改造)山泉流水塘口600口、面积1.5万平方米,实现山泉流水养鱼产量2400吨,实现产值2.7亿元,综合产值突破5.5亿元。

2022年

工作目标

山泉流水(改造)塘口达1.1万口,面积24万平方米,实现山泉流水养鱼产量3000吨,综合产值8亿元。

现有重点企业

黄山供销集团、徽州区山泉鱼养殖合作社、黄山区丰项水产养殖合作社、黄山天池泉水特种养殖公司、黄山泉水鱼开发公司、石屋坑渔业科技、鼎新生态、茶籽岭天然渔场等

现有重点项目

泉水鱼品牌建设及质量标准建设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特色养殖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张正竹

牵头单位

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人

王 武

2020年

工作目标

全市皖南花猪年出栏达3.5万头,年产有机猪肉1500吨,皖南中蜂蜂群数量达到4万。特色养殖产业综合产值达6亿元。

2022年

工作目标

全市皖南花猪年出栏达5万头,年产有机猪肉2000吨,皖南中蜂蜂群数量达到5万,精深加工蜂产品1.2万吨。特色养殖产业综合产值达8亿元。

现有重点企业

徽州悠悠猪公司、宝莱华纳、易得食品、养生源、宏星实业、黄山绿康保健等

现有重点项目

徽州区皖南花猪保护与利用建设项目、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项目、黄山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及配套设施项目、宏星蜜蜂科技博物馆建设项目、新零售蜂蜜美妆系列产品项目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程  红

牵头单位

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人

徐达河

2020年

工作目标

力争实现全年旅游经济指标增幅较全国平均增幅高12个百分点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份额达到20%以上,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以上。

2022年

工作目标

旅游接待总量突破800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突破700亿元,过夜游客达到1100万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到10%,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达到85家。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份额达到23%(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6%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21%。

现有重点企业

黄山旅游集团、黄山旅游股份、徽黄旅游集团、祁红文旅、途马旅游、驴妈妈等

现有重点项目

新安江百里大画廊、旅游风景道建设、黄山齐云山国家5A景区创建建设项目、月潭湖旅游度假区、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工程(屯溪老街绿色城镇化项目)、花山谜窟景区提升改造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体育产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程 红

牵头单位

市体育局

责任人

夏建萍

2020年

工作目标

产业总规模达4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年均增加值占当年度全市GDP的2%以上,保持全省前列。其中,体育服务业总规模达30亿元以上。建成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个,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2个,省级体育生态公园1个;自驾车营地(驿站)5个,其中国家级营地1-2个;打造1个国家级体育旅游目的地;初步建成5条以上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申报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引进1-2家知名体育企业。

2022年

工作目标

产业总规模达5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以上;体育产业年均增加值占当年度全市GDP的2%以上,保持全省前列。其中,体育服务业总规模达40亿元以上。创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5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2个,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10个;国家级体育特色小镇1个,省级体育特色小镇2个,引进3-5家知名体育企业,全市建成自驾车营地(驿站)30个,其中国家级营地15个。在引进和申办国际知名体育赛事,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赛事上取得较大突破;体育会展活动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建成十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十个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

现有重点企业

松柏高尔夫、卧虎高尔夫、新奥体育、极限文化体育传播、揽胜天下等

现有重点项目

市体育会展中心、市体育馆平战两用项目改造、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旅游)产业基地、体育生态公园、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


古建筑业“链长制”工作任务表

分链长

杨 龙

牵头单位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责任人

汪跃平

2020年

工作目标

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增加到8家以上,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占总数比增长到50%以上,建筑业产值保持增长。实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占比15%以上,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项目占比10%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15%以上。

2022年

工作目标

力争实现建筑特级企业“零突破”,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增加到10家以上,二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占总数比增长到60%以上,力争达到120家;建筑业产值增长到13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2000万元以上政府投资项目和装配式建筑全面实行工程总承包模式,实行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项目占比15%以上;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提高到20%以上。

现有重点企业

徽州古典园林建设公司、徽建控股、建工集团、黄山一建股份、新洲建设集团、歙县永兴建筑、新诚建安、景泰集团、欣叶安康等

现有重点项目

年产70万平方米智能门窗系统、建筑幕墙及门窗加工、古建筑修复及民宿家具生产基地建设、鸿瑞建筑材料产业园等

备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