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25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系列报道之三】休宁县教育局“四聚焦”织密暑期校外培训治理网,筑牢安全监管防线
2025年暑期伊始,休宁县教育局统筹部署专项治理行动,聚焦校外培训乱象痛点,联合县市场监管、公安、消防等多部门组建联合督查组,通过“拉网式排查+闭环式整改”模式,对全县59家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督查。累计排查隐患89处,查处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1 家,下发整改通知书1份,排查问题整改完成率100 %。筑牢了校外培训规范办学的“防护墙”。
一、聚焦统筹协调:凝聚联动监管合力
7月3日,休宁县“双减办”组织召开2025年暑期校外机构规范运营和安全管理工作推进会,成立暑期治理专项领导小组,整合县市场监管、公安、消防、文旅及街道办等九部门力量,明确分工、专业互补,形成“一次上门、全面体检”的协同机制。全域覆盖。督查范围涵盖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非学科类机构运营规范、资金安全监管、消防安全等10方面内容,确保无死角排查。精准调度。多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展开全覆盖检查。实行“培训机构每月查1次,回头看1次”的频次要求,保障问题动态清零。网格化排查。将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纳入重点巡查网格,对无证机构建立“一户一档”整改台账,严防违规培训地下转移。
二、聚焦主体责任:压实机构“安全+诚信”双底线
通过三项举措强化机构主体责任,推动机构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自律。安全自查先行。所有机构开展暑期场所安全风险自查,重点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配足配齐消防设备并落实2小时安全巡查台账制度。党建指导员监督。选派机构党建工作指导员“一对一”引导机构规范经营范围,严查超资质办学、虚假宣传等失信行为。师资与资金双核验。对机构教职工资质开展“回头看”,清退无证人员1人;严查资金监管平台异常订单,防范“退费难”风险。督查中发现,3家机构存在“未纳入全国监管平台”“私自线下收费”等违规行为,均被列入重点整改清单。

三、聚焦违规培训:高压打击隐形变异学科培训
坚持以“零容忍”态度遏制违规培训蔓延。专项行动聚焦三类突出问题。严查伪装办学。重点打击以“教育咨询”“托管中心”“AI自习室”“夏令营”等名义开展的学科类培训,查处借“托管”之名行补课之实的机构1家。破除监管盲时。采用“日查+夜查”“联检+抽检”模式,对城乡接合部、居民楼内隐匿机构突击检查2次,查处违规办学两家。源头管控竞赛。全面监控各类“黑竞赛”,对诱导报名、虚假宣传机构公开曝光,切断变异培训产业链。

四、聚焦长效机制:闭环管理防反弹
构建“监管—整改—震慑”可持续治理生态。整改闭环化。建立“问题清单—整改通知—跟踪复查—问责通报”流程,对59家受检单位实行台账管理,整改不力者严肃追责。监管智慧化。依托“全国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动态监测机构课程、收费及师资信息,要求家长通过官方APP购课,阻断违规收费渠道。社会共治化。开通24小时举报热线,推行“社会监督员”制度,接投诉举报违规办学2家,现均已查处,形成“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效应。
暑期校外培训治理行动通过“部署-培训-检查-整改-回头看”的闭环管理,形成多部门联动、全社会监督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了违规培训行为,优化了育人生态,确保校外培训监管“暑期过后不降温、问题整改不反弹”,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暨“监管护苗”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校外培训治理向纵深发展,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让教育回归本质,让成长更加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