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11341000MB1684301N/202507-00027 信息分类: 办理答复情况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招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 黄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7-03
生效日期: 有效 废止日期:
发布文号: 无文号 词:
内容概述: 性: 有效

关于对黄山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185号建议的答复

作者: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5-07-03 16:00 信息来源:黄山市文化和旅游局(黄山市广播电视局、黄山市文物局) 阅读次数:

叶大磊代表:

您在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新安江诗画长廊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化政策规划引领。以黄山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名义联合印发了《新安江文化旅游发展带发展规划(2024年—2027年)》。与浙江淳安等地构建了涵盖生态补偿、产业协同、人才互通的全方位合作机制。通过举办第二届杭黄廊道跨省合作推进会,签署《杭黄廊道沿线区域合作协议》。皖浙两省签署《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创新建立跨省水质联合监测、垃圾联防联治等环保协作机制,成功推进“浙皖合作十件事”。

二是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以屯溪三江口、新安江滨水旅游区、花山谜窟、牌坊群·鲍家花园、徽州古城等重点区域和新安江沿线村落为抓手,充分挖掘徽派美学、徽文化内涵和价值,升级文化体验、教育研学、非遗民俗、美宿美食等旅游产品。徽物集、徽州府有喜、茶歌小剧场等一批沉浸式文旅项目通过场景再造和文化活化实现全面升级。齐云山度假区着力构建全天候文旅消费场景,常态化开展横江舞金龙、齐云打铁花、游园鱼灯会等非遗展演活动。黟县、歙县入选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百强榜单。

三是党建引领深化发展。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用刚性制度守护绿水青山,新安江(黄山段)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深入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打造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陈列馆等一批红色文旅新地标。积极组织志愿者在节假日等重要节点时期,分赴景区景点、交通场站等地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用文明点亮旅途。

四是扎实推进跨界融合。坚持以“文旅+”推进农文旅、商文旅、康文旅、茶文旅等深度融合。深挖新安江流域产品特色,优化歙县优质农产品,推出“歙县缤纷”县域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科学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歙采缤纷”农产品准入和管理规范、产品溯源信息管理规范、农产品“一品一策”规范3项团体标准。截至目前,“歙县缤纷”已与16家农业企业、 2个强村公司合作,推出农特产品189款。2024年新安江山水画廊康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黄山市黟县屯溪歙县联合体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五是宣传营销提质增效。依托汪满田鱼灯、瞻淇鱼灯、三阳叠罗汉、许村大刀灯等民俗文化资源,三潭枇杷、三口柑橘、富溪毛峰等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歙县大地艺术季,屯溪“昱”见河街,休宁齐云山祈福文化节的以节造势、以节聚人的拉动作用,结合“四季黄山”系列营销主题活动,以民俗体验、农事体验、艺术体验、美食体验等活动为主导,讲好新安故事,传播新安声音,集聚节庆资源,推广节庆经验,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美誉度高的节庆活动品牌。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步,我局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新安江诗画长廊”为定位,以文旅融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为方向,立足于新安江流域徽州文化保护及传承,推动新安江文化旅游发展带的文旅产业做大做强,融合业态做特做优,不断提升新安江及滨江区域在黄山市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与智慧服务体系。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着力整合景区导览、在线预订、服务投诉等核心功能模块。同步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重点增设生态停车场、智慧厕所等新型服务设施,持续优化全域旅游交通接驳体系,切实提升游客的出行便利度和舒适度。

二是深化文旅融合与业态创新。深化“非遗+科技”融合发展,重点开发AR实景导览、数字光影秀等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强化文化IP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积极引入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和高端文旅业态,着力提升整体业态品质;创新探索“民宿+研学”“民宿+康养”等复合型业态模式,培育多元化、特色化的住宿产品体系。

三是强化品牌营销与活动策划。组织专业营销团队赴南京、川渝等重点客源市场开展精准营销推广,深化与主流媒体、新媒体的战略合作,持续开展“跟着文旅推介官旅行”等创新营销活动。以“徽文化·大地艺术季”农文旅融合品牌为主线,创新策划举办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油菜花赏花季、梅花艺术周、枇杷文化周等系列文旅活动,通过本土文化IP构建特色旅游新场景。

四是优化产业布局与项目建设。立足“新安江诗画长廊”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布局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全力支持推动新安江山水画廊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停车场等全域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品尚酒店、横江之滨酒店等在建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复工建设、尽快投产运营。

办复类别:A

联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

联系电话:2536840